1722年12月21日,刚登基一个月的雍正帝连续册封了两位亲王,一个是和硕怡亲王允祥,一个是和硕廉亲王允禩(因避讳,雍正帝兄弟名字中胤字被改为允字)。
允祥是雍正帝的铁杆兄弟,他被封为怡亲王,还可以理解。
但是,允禩是雍正帝的政治,是九子夺嫡时的主要竞争对手,雍正帝封他为亲王,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
这还没完,不久之后,允禩又被任命为总理王大臣,办理工部事务,兼任理藩院尚书,雍正帝还特加恩赐,给他的儿子弘旺加封贝勒爵位。
因为得到了雍正帝的重用,所以允禩一度沾沾自喜,还跑回家将消息告诉妻子郭络罗氏,没想到郭络罗氏却对他说,有什么可值得庆贺的,说不定过几天脑袋都保不住了。
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
就连一介女子都看出了雍正帝的用心,允禩及其党羽却还抱着幻想,由此可预见其结局。
果不其然,仅仅四年后,允禩就被罢官去爵,废为庶人,在禁所郁郁而终,他的妻子郭络罗氏也被赶回娘家,他的儿子弘旺则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囚禁生涯。
如果说,允禩的下场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那他的儿子弘旺其实挺冤枉的,压根就没有参与争斗,却被牵连其中,雍正帝用九条铁链锁住,乾隆帝还骂他不要脸,又将他囚禁了二十年。
一、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康熙帝执政中晚期,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作为皇八子的允禩,因其亲善随和而又具备才干,而得到了众多皇子的青睐,形成了所谓的“八爷党”。
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作为起点,八爷党开始了夺嫡之争,但在残酷而复杂的政治斗争当中,允禩却犯了一些致命错误,导致了康熙帝的反感,被康熙帝认为是“柔奸成性,妄蓄大志,企图谋害太子”。
后来,又发生了“毙鹰事件”及推举太子之事,允禩彻底退出夺嫡之争,他转而扶持雍正帝的同胞弟胤禵争夺储君之位,还导演了一场亲兄弟自相残杀的戏码。
雍正帝与胤禵这对兄弟说来奇怪,明明是一个妈生的,却怎么都不对付,胤禵还长期帮着允禩对付雍正帝,给雍正帝制造了不少麻烦。
康熙五十七年,夺嫡之争进入收尾阶段,也是最惊心动魄的阶段,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进攻西藏,讨伐策妄阿拉布坦。
至此,八爷党算是掌握了军权,开始沾沾自喜,认为胤禵一定是储君人选,但殊不知康熙帝心中早就认定了雍正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遗诏立皇四子胤禛为帝,即为雍正帝,以允禩为首的八爷党,其悲剧也从这个时候开始。
雍正帝首先将胤禵召入京城,然后将其囚禁,在解决了军权问题之后,他开始着手对付允禩等其他八爷党成员。
然而,由于当时雍正帝根基并不稳固,而八爷党则遍及朝野,所以他还不能马上采取行动,而是必须先稳住八爷党成员,然后徐徐图之。
在这种情况下,就发生了前文提到的允禩封王及被重用之事,雍正帝让他成为自己核心决策权的成员,其实并非本意,只是不得不为之。
在随后四年时间里,允禩并不甘心失败,而是处处对雍正帝掣肘,还造谣说雍正帝篡改了康熙帝遗诏,将皇位从胤禵那里抢走。
这一事件在当时的影响十分恶劣,许多人信以为真,纷纷以此作为借口来反对雍正帝,南方文人甚至将雍正帝黑得体无完肤。
尽管雍正帝一忍再忍,但他也知道自己必须采取措施了,于是他先后将八爷党成员发配到偏远地区,将允禩孤立起来。
紧接着,雍正帝又故意找茬,以允禩办事不力、结党谋私、搬弄是非,动摇百官意志等理由逐渐剥夺他的权力,将其彻底架空。
等到雍正三年雍正帝地位逐渐稳固了,他便开始下死手了,将允禩的王爵剥夺,所统帅的佐领也尽数裁撤。
雍正三年年底, 雍正帝下令让允禩在家安置,名义上可以自由行动,实际上被人时刻监视。
雍正四年年初,允禩被剥夺皇室成员资格,其妻郭络罗氏也被休弃返回娘家,不久后他就被囚禁于宗人府,并被改名为侮辱性极强的阿其那,他的儿子弘旺也被拘禁,改名为菩萨保。
与此同时,允禩的党羽允禟、允䄉等人也都被囚禁,接受了相应处罚,这些人大多在囚禁中痛苦死去,只有允䄉一人活了下来,至此八爷党彻底瓦解。
允禩是在雍正四年九月去世的,当时他的儿子弘旺只有十八岁,却也因为他的缘故而遭到了雍正帝的无情打压。
弘旺本该拥有辉煌的人生,因为他九岁就被爷爷康熙帝所喜欢,开始在内廷行走,雍正帝继位之后,他又被封为贝勒,并跟随父亲学习工部事务,在父亲的细心教导之下,得到了长足进步。
但是,正当弘旺准备在政治上施展抱负的时候,其父就因为遭到雍正帝打压而被囚禁,他也跟着一起被拘禁,后来被发配到热河充军,没能在他父亲临死前见最后一面。
可以说,弘旺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被他的父亲连累的,不过当时像他这样的人其实有不少,比如允禟等其他八爷党成员的儿子,也大多遭到了雍正帝的无情打压。
二、热河岁月
在雍正帝心目当中,最厌恶的是以允禩为首的八爷党成员,因为他们不但不但参与夺嫡,还在自己继位后心怀不轨,因此必须除掉。
但是,对于八爷党的家人及亲信,雍正帝总体而言还是宽待的,就拿弘旺来说,雍正帝并不想杀他,只是想将他控制起来,让他变得没有危害就可以了。
因此,雍正帝将弘旺发配到热河充军,实际上不是让他去打仗的,而是让军队监视他,只要他老老实实,自然没事。
那么,弘旺在热河过得怎么样呢?
雍正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弘旺踏上去热河的旅程,但他并未孤身一人,而是与母亲张氏及妻子一同前往的,同时还带去了部分家奴,男丁、妇女、孩童各7名,共计21人服侍他,可见他虽然成为阶下囚,雍正帝还是给了他一些照顾。
因为雍正帝对弘旺给予了一些优待,让他对雍正帝也抱有一丝幻想,认为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恢复皇室身份,从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因为这一想法的驱使,弘旺初到热河之时,并不感到十分沮丧,反而以皇室成员自居,他身上的贵胄习气也并未泯灭。
尤其是,热河总管赫奕曾是康熙旧臣,与允禩的关系也还不错,因此对弘旺比较有待,并没有为难他,还在生活上照顾他,他因此在最初两年过得比较安逸。
但是,在雍正六年正月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性质比较恶劣的事情,弘旺竟然殴打了热河行宫的千总陈京,这是怎么回事呢?
雍正时期,热河行宫设置了千总三员、把总九员,这些人都是藩下人,隶属于康熙五十三年的成立的河屯营管辖。
所谓藩下人,即原来耿精忠、尚之信、吴三桂三位藩王的旧部,这些人虽然拥有官职,但因为三藩之乱的缘故,被许多人看不起,认为他们是叛逆,子孙都无法摆脱此类身份。
正因为如此,那天弘旺在热河城门口见陈京骑着马入城,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便让一名亲信家奴将陈京打了一顿,还将陈京的官服撕毁。
陈京本想找弘旺理论,又想到入城本该步行,他却骑马,是自己不对,加之弘旺毕竟曾是皇室成员,而自己则是叛逆之人,因此作罢。
但是,这件事还是被有关部门知道了,当时官府将弘旺叫去,让他供认罪状,他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告诉审问他的官员,“陈京骑马进城门时,我打了是实”,完全不在乎打陈京会是什么后果。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弘旺虎落平阳,却仍未认清现实,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为人处世才能长久。
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弘旺,所以官府层层上报,最终被雍正帝知道了,许多官员都说,应该将弘旺杀掉,弘旺的家人则交由所属旗囚禁。
但是,雍正帝并不想将事情闹大,而是将弘旺降为披甲人,让人 用九条铁链锁住他,并派兵轮流守卫,至于他的家人,则并未被牵连。
古代锁人的铁链十分沉重,一条就够人受的了,更不要说九条,因此弘旺受尽了折磨,但他却依然对雍正帝抱有幻想。
在被看管的日子里,弘旺感到十分孤独,他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陪他说话,帮他解闷。
于是,弘旺开始与看管他的守卫攀谈,或许是因为他读过书,能说会道,结果竟然有四位兵丁与之结拜为兄弟,成为他的贴身保镖和仆从!
这四个人都在17到20岁,分别叫做观音保、达崇阿、柏起图和额伦特,他们的政治敏感度并不高,并未意识到弘旺的特殊身份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危害,反而被弘旺给洗脑了,都要死心塌地跟着弘旺。
比如,弘旺曾对菩萨保说:
万一主子开恩把我放了,指定封王爷、贝勒。到那时候,我一准把你们带去京城,落个好差事什么的。
弘旺还曾对达崇阿说:
万一主子开恩放了我,一定会封个大爵位,保不齐封王、贝勒呐。
因为被弘旺的话语所迷惑,观音保等四人都愿意跟着他,以图日后荣华富贵,从而改变家族的命运。
其实,观音保等四人的想法也可以理解,毕竟愿意一辈子在热河当兵,好不容易遇到一位曾经的皇室成员,可能是他们这辈子能见到的身世最显赫之人了,这样的机会能不抓住吗?
在弘旺的忽悠之下,他的囚禁生涯变得轻松多了,因为达崇阿为他取下了所有九条铁链,而观音保则经常带他回家与家人团聚,因此他虽然名义上被囚禁,实际上他是自由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弘旺始终未得释放,这让他对恢复皇室身份期望值越来越低,他曾多次对人说,“要是不放我则罢了”,甚至一度打算逃跑,但他内心仅剩的一丝希望让他没有这么做。
事实上,弘旺简直是痴心妄想,别说恢复皇室身份及爵位,雍正帝压根没打算让他走出热河,可见他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也是他悲惨结局的根源所在。
三、京城风波
允禩还在世之时,对汉文化并不热衷,因此受到康熙帝的指责,康熙帝还特意为他请了一位书法老师教他写字,但他依然不认真学习。
与允禩不同的是,弘旺对汉文化十分痴迷,这或许跟他身上的汉人血脉有一定关系,史书说他从小勤奋好学,热衷舞文弄墨,即便被囚禁,依然习练不辍。
在热河的时候,弘旺还为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做湛涌,并以湛字作为辈分,给几个结拜兄弟都取了汉名,并约定日后同富贵。
雍正八年六月,弘旺被押送到京城囚禁,然而在押送途中,在他几个兄弟的帮助下,他非但没有带上铁锁,还带了笔墨纸砚在身边,一路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俨然一副自由人的模样。
来到京城之后,弘旺才发现,雍正帝是想来个“集中圈禁,便于管理”,他在景山的囚禁所,还住着他的三伯允祉、十四叔允禵等人。
这么多亲人住在一起,本该热闹非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都被单独关押,各自住所的大门都被锁住,由专人看守,就连窗户都被封死,只留一砖的缝隙用于送饭。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别说见到人了,就连一只苍蝇都看不到。
并且,弘旺原来的家奴也都被流放到更偏远的地方,他身边没有贴身之人服侍,只有两名雍正帝派去的奴仆照看、监视他。
可想而知,弘旺的生活有多么绝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能在房间写字画画,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闯祸了。
原来,有一日弘旺闲来无聊,就将几个结拜兄弟的名字写在了纸上,并且写的都是带有湛字的汉名,这引起了他身边奴仆的警觉,于是将纸没收,交给了有关部门,然后上交给了雍正帝。
雍正帝当即派人调查,这才得知弘旺在热河还有四位结拜兄弟,并且知道这四个人曾身为公差却知法犯法,给了弘旺很多便利,于是当即派人将这四人锁拿入京。
内务府对这四个人进行了严刑拷打,达崇阿最终因为无法忍受皮肉之苦而招供,说弘旺曾对他说过这么一句话:
要还不放我,我就和你一块逃去扎西王的地界,那块儿山东、山西各省的买卖人特多,咱们躲在那儿为生罢。
这里的扎西王, 指的是科尔沁右翼扎萨克郡王扎什,扎什虽然在康熙年间就去世了,但科尔沁草原与热河挨着,而且汉人移民很多,所以弘旺才要逃到这里。
这事如果放在平常,倒不是什么大罪,但问题是有另外两件事让其变得十分敏感。
第一,科尔沁草原与清朝皇室联姻十分频繁,胤禛政敌允祉、允禵之女皆下嫁该部,弘旺打算往那里跑,犯了雍正帝的大忌。
第二,当时清朝正在与准噶尔交战,这个时候弘旺往蒙古草原跑,有继续逃往准噶尔的嫌疑,一个爱新觉罗子孙跑去投靠准噶尔,雍正帝会怎么想?
尽管弘旺本意只是跑去科尔沁做生意,但在政治旋涡中的他,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因此雍正帝十分生气,再次送给他九条铁链,而他的结拜兄弟也都被行不从重处罚,史书虽然没有交代他们的具体结局,我想肯定难逃一死。
这还没完,雍正帝还追究了热河总管赫奕的失职之罪,将其罢黜,由亲信巴什接任。
而负责押送弘旺进京的来文,以及曾经看守弘旺的内大臣佛伦,也因为有纵容弘旺的嫌疑而受到严厉处罚。
此时距离允禩去世已经四年之久,可雍正帝却从未放松对其子弘旺的戒备,可见弘旺当初的幻想是多么愚蠢,他在热河的所作所为又是多么可笑。
雍正十三年十月,雍正帝去世,乾隆帝继位,改朝换代之后,弘旺的结局会如何呢?
四、悲惨结局
历史上,雍正帝以严苛著称,这也符合他作为改革家的“气质”,而他的儿子乾隆帝及很不一样了,是一位以“仁政”为主的皇帝。
乾隆帝继位后,面对因九子夺嫡而分崩离析的皇族,他决定此去宽仁的政策予以安抚,将皇室成员重新凝聚在一起,从而确保清朝的统治地位稳固。
为此,乾隆帝对八爷党成员及其子嗣进行了重新安置,有些人被低处罚标准,有些人则被释放,还有些人甚至恢复了爵位。
具体到弘旺身上,他作为雍正帝最大政敌的儿子,乾隆帝没有继续为难他,而是将他释放,恢复其皇室身份,同时给予其每月三两银子的俸禄,并给他房20间、田15顷、奴仆8人。
就这样,弘旺结束了长达7年的囚禁生涯,重新成为了一名皇室成员,尽管没有爵位,俸禄也不是很高,但他有房有田有奴仆,生活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但是,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弘旺只自由了七年,就再次受到打压,乾隆帝以其“在朝阳门外过宿”,“甘与大臣侍卫平等相交”,“肆行妄为”等罪名,遭到乾隆帝的训斥,乾隆帝说他卑鄙无耻、不要脸,枉费了自己一番好意。
看这几条罪名,我们可以知道,乾隆帝虽然释放弘旺,但对他的戒备心依然很强,甚至充满了鄙视,而弘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或许他并没什么大错,但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容易让人误解。
并且,负责看管弘旺的庄亲王胤禄、履亲王胤祹,也因为“祖中尊长而不教其子侄”,不加“随时管教”,甚至“置若不问”等过错而受到乾隆帝谴责。
乾隆帝连自己的叔叔们都斥责了,可见他真的生气了,不久后他果然下旨,将弘旺再次幽禁,只不过这一次禁所不在景山,而是在弘旺家里。
此后二十年,弘旺不再踏出家门半步,他致力于在家著书立传,在他所著的《皇清通志纲要元功名臣录》当中,记录了自己毕生的遭遇,虽然他不敢明着指责四伯雍正帝,但他用极力隐晦的笔法,将雍正帝说成是假施恩惠、笑里藏刀之人。
可见,弘旺晚年才看清了雍正帝的为人,但为时已晚,如果早些顿悟,或许结局会更好一些。
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54岁的弘旺仔住所去世,他一生一次被流放,两次被囚禁,囚禁总时间超过了27年,占到了他人生的一半时间,可见政治斗争是多么残酷。
更新于:2个月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