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鸡”如此风骚,真的是令人垂涎~

沃生有礼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这年头,有点事儿就得吃点鸡搞事情。

老板,给我来一打风骚鸡!

在古代,那鸡可是祥瑞之物

鸡同“吉”,大吉大利的吉祥文化,那是一两句都扯不清楚的

鸡冠的冠又于“管”谐音,所以升迁腾达,有鸡万事足。

所谓 爱屋及乌,就是鸡代表祥瑞,那么鸡鸣的鸣与“名”谐音,所以鸡鸣当然也代表了“功名”。

别看平常鸡不起眼,它可是一种响当当的吉祥文化的传播~

1.

崔白《雄鸡傲睨图》

雄鸡报晓,乃有信德。所以咯不管冬寒酷暑都阻挡不了雄伟的鸡高声歌唱,在当时并没有表中的古人来说那是齐天的本领咯

报晓,与日出同步,就好像掌控着何时天亮的大权一样,这是最聪明的人也无法做到的事情。所以,鸡被人们尊称为“报时神”,甚至享受人们的祭祀供奉。

鸡早起那文献肯定也来的早啦

汉代《韩诗外传》中记载,鸡有“五德”:

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什么文武双全,在鸡面前,分分钟秒杀全场~

2.

宋徽宗《双吉图》

《太平御览》中记载“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鸡的不同风格,不同风骚劲那再之后的绘画道路上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谓“书同画源”。为了记载某些历史事件,所以都要作画来表述。那么作为祥瑞,绘画圈里“鸡”的形象,只能以“层出不穷”来表达。

周朝的时候人们就画鸡驱邪;汉代石刻里,呆萌的“斗鸡”被画家刻画的细致入微;崇尚儒学的宋人,将母鸡护小鸡的“仁”刻画的栩栩如生。

3.

宋.佚名《子母鸡图》

历史上的“鸡”总是这么悠闲,安然自得。

唐寅就喜欢描绘出雄鸡的傲娇美腻,八大山人画出的是鸡的倔强,徐悲鸿的鸡则刻画的昂首挺立、怒发冲冠;齐白石笔下的鸡虽看似随意寥寥几笔,但是意神具备,妙哉;一代“鬼才”黄永玉的笔下,则就是调侃的乐道。

鸡是一种“德禽”

在诗词中那是堪坐一角的禽物。

雄鸡一唱天下白。

因为公鸡黎明的打鸣报晓,人们才会意识到新的一天开始,生机又勃勃膨胀。日子总是美好的。

4.

娄师白《大吉大利图》

从《诗经》的“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诗词之中,人们毫不吝啬自己对鸡的喜爱和赞美。

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

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

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

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

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

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

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

愿蒙狸膏助,长得擅此场。

悠然自得,自然安逸美妙,但是,生活嘛总得来点感官的刺激,所以,斗鸡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历史舞台的一角啦

这种刺激感满足感暴增的时候,人们怎能忽略这种事情?

曹植的这首《斗鸡诗》,记录的就是乐宴之后,重新开宴斗鸡的场景。

5.

齐白石《富贵大吉》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明代才子唐寅的这首《画鸡》,将一只英雄气十足的大公鸡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轻易不鸣,鸣则动人”,

雄鸡不仅能报时,更是有着君子般的情怀。

6.

任伯年《归田风趣》

鸡是跟“德”挂的上钩的动物,虽然鸡并不是唯一有五德的动物,但是十二生肖中,只有“鸡”才有称“德”的资格。

但是,现在的人,都已经是此鸡非彼鸡的了。这让曾经文人墨客以鸡喻人,写鸡诵人的,有种密之尴尬的存在。

所以啊,传统文化不能丢,鸡的这种精神和干劲可不得好好学习?!

更新于:2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