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交流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在我国,我们大多数人通用语言便就是普通话。但是不同地区区域,有不同的语言,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独龙语是独龙族群众使用的语言,是独龙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大家就随着小编来了解源远流长的独龙族语言文化吧!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归属现尚无定论,但据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调查研究认为,与景颇语、僜语、珞巴语等语言相近,有可能划为同一语支。独龙语内部可分为两大方言,即独龙江的独龙语方言和贡山丙中洛的怒江独龙语方言。
独龙族的族源及民族的形成,时至今日还没有较为清楚的脉络及线索,但从语言系属上来看,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独龙族,应当来源于氐羌族群。归纳其民族内部所流传的传说,则主要有两种:一认为独龙族是土著民族。
二认为独龙族最初居住在怒江一带,后因出猎偶然来到独龙江河谷,看到这里不仅有宽阔的猎场,而且还有较为平坦的台地,便陆续迁居至此,并逐步由北向南发展。
在独龙族约15个氏族中,有8个氏族的传说都说来自怒江。而且从语言以及过去曾有过的文面习俗等文化特征来看,独龙族与贡山的怒族也很相近。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源远流长的汉族酒神精神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源远流长的汉族酒神精神吧!
酒神精神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着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汉族人的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汉族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局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南宋从政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不胜枚举,足可见证源远流长的汉族酒神精神。
源远流长的厦门歌仔戏文化
文化是什么?没有一个人可以给文化下一个定义。是文字?艺术?谁也说不清。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并不是必然的,它是人类在生活劳动中与环境,背景,时代慢慢融合,逐渐形成的。甚至文化并不是人们特意创造,而是在一个逐渐的过程中渐渐凝聚起,具有生活,背景,地域特色。因而每一种文化都有适合她自己的领域。
岁月沧桑,厦门戏曲从昨天走向今天,经历了许多曲折,渐渐深深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扎了根,成为民间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其中歌仔戏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歌仔戏又名乡剧,是闽南地方代表性剧种。1662年大批闽南人随同民族英雄郑成功移居台湾,带去了“龙溪锦歌”、“安溪采茶”和“同安车鼓”等民间音乐艺术,出现了“歌仔馆”。明末清初,受梨园戏、高甲戏和京剧等剧种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表演艺术“歌仔戏”,先在台湾流行,1928年后传回闽南,经民间艺人的改革创新,再取名“乡剧”。这种戏曲唱词通俗朴实,唱腔活泼动听,深受群众喜爱。厦门歌仔戏剧团的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由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影片发行东南亚,其它剧目如《火烧楼》、《五女拜寿》、《杀猪状元》、《哑女告状》、《白蛇传》、《真假太子》等也已制成电视戏曲片。
产生
歌仔戏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及东南亚闽语系华侨聚居地。50年代初,大陆将歌仔戏命名为芗剧。80年代初,厦门恢复原来的名称歌仔戏。
提到歌仔戏,大多数人只知道她起源于台湾,但事实上她的根却在闽南。歌仔戏的基础本是厦门艺术较为重要一部分的“歌仔”。
歌仔,是一种说唱音乐,流行于厦门、龙溪等地。漳州称之为锦歌,台湾及厦门称之为歌仔。歌仔语言生动,平仄押韵,地方色彩浓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加上演唱内容都是群众熟悉或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故事,反映群众的思想感情,朴素动听,所以很受群众喜爱。
歌仔的来源,至今还未发现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在清朝时期,厦门的歌仔已经相当盛行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厦门歌仔的鼎盛时期。
据《中国戏曲志·福建卷》记载,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福建子弟兵东渡收复台湾,从而把流传“锦歌”“车弄鼓”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名歌小调相结合,在台北等地的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了坐唱形式的“歌仔馆”……
郑成功部队把歌仔带到了台湾,并且随着大量的福建闽南移民迁徙到台湾,歌仔在明末清初流传到台湾,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的民歌,融合了闽南民间歌舞车鼓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的成分,到20世纪初,形成歌仔戏。
而又由于早期歌仔戏是在广场或寺庙平地随便演出,所以又被称为“落地扫”。落地扫是歌仔戏最简单、最原始的演出形态。
传入
虽然歌仔戏的基础歌仔是由闽南地区传入台湾,但歌仔戏的形成确是在台湾。因而也开启了歌仔戏的新的传播旅程。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相互遥望。当初许多闽南人就从这里起航,怀着眷恋、带着悲伤,漂泊到台湾。他们在台湾拓荒扎根,繁衍生息,播种着同源的文明。在渡台的悲歌中,海峡紧紧地接连成一条思念线,两岸人来来往往,厦门成了闽台出入的重要门户。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厦门成为各地文化的交汇地,成为闽南文化的中心,各种民间艺术也都汇集而来,产生于台湾的歌仔戏,也在20年代中期传入厦门。
当初那么多种艺术文化的汇集,在海浪的潮打下,都渐渐消散,淡去。歌仔戏却流传至今。看歌仔戏的产生与传播,是两岸共同文化的结晶。海峡两岸本就是文化同源,血脉同流。
更新于:3天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