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头条##郸邯边身事##成语邯郸 久闻大名#明大名府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名县县城所在地,这座古城不是《水浒传》中的北京城。历史上曾有两座大名府城。一个是宋代北京大名府,一个是明清大名府。
《水浒传》中的北京大名府城在这座古城的东北7-8华里处,有唐朝中后期魏博节度使乐彦祯所筑,周长80里;皇城为五代十国时郭威筑建。《府志》皇城,在旧府城,五代周郭上皇所筑,其城仪门东南有五礼碑,西南有⼤乐⼤成碑,皆宋徽宗所⽴。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改大名府为北京,作为东京(今开封)陪都,以示仁宗若契丹南侵,必御驾亲征之决心。钦定北京后,朝廷耗资巨万,由宰相吕夷简主持,对大名府故城做了较大改修和增建。
据《县志》记载,宋北京大名府有罗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城墙周长48里206步,占地36平方公里。
《水浒传》中,对北京大名府描述。“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一个北宋繁华都市、军事重镇。
《水浒传》中“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劫法场救卢俊义,生辰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京大名府。
唐宋时期,大名是“一线城市”。唐代称魏州,是河北道的治所,也是河北省的前身。
753年(唐天宝十二载),李白到此写道,“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宋代称北京大名府,是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之外唯一设国子监的陪都。1072年至1080年(宋熙宁五年至元丰三年),黄庭坚在这个国子监任职,闲暇时常喝茶填词吟诗。
可惜这座宋代四京之一的北京大名府,明建文三年(1401年)一场洪水,被掩埋在地下。也有版本说明成祖朱棣的燕军战争“清君侧》时,大名府军民同仇敌忾,把燕军视为造反,大逆不道,大名府久攻不下,伤兵损将,引水攻城。
同年,明朝都指挥吴城将大名府迁修于艾家口,就是现在的大名县城。大名府城,周长9里,高3.5丈,宽2.5丈。
《府志》《明⼀统志》旧府城,在今府城西⼋⾥,宋元时府治在焉。明洪武末沦于⽔,始迁今治。
成化8年(公元1477年),知府熊祥在四门上建立城楼。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至1505年)御史韩福、石禄相继将城墙加高增厚,增修女墙,城高为3.6丈,加修警铺,角楼。
知府姚汝循在嘉靖44年(公元1565年)用国库银包修城墙,城周围5尺皆为青长方石作基础,以上用长方砖修到顶,成为高标准牢固的砖城,既能防敌,又能防水,被群众誉为“大名府好城墙”。
金朝时期曰大名府路,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元曰大名路,明仍为大名府,清因之,属直隶省,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清廷将直隶总督府设在大名,
清顺治五年至十六年,为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及直隶巡抚驻地,又是大名道、大名府、元城县、大名县等机构驻地,俗有“大小72衙门”之称,被誉为“中国第一衙署城”。
明大名府城四门
明大名古城的四个城门,按照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分别命名为:端智(北门),南门(崇礼),东门(体仁),西门(乐义。
- 端智门(北):彰显了对智慧的推崇与追求,“智”意味着聪明、才智、理性,是人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体仁门(东):体现了对仁德的崇尚与追求,“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善良和慈悲。
- 乐义门(西):突出了对道义的重视与践行,“义”代表着正义、公正、合理,是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方面。
- 崇礼门(南):表达了对礼仪的尊崇,“礼”涵盖了社会秩序、礼节规范、行为举止等方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五行学中北方为水主智,取名端智;南方为火,火主礼,南城门取名祟礼;东方为木,木主仁,东城门取名体仁;西方为金,金主义,西城门取名乐义。
更新于:6天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