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幼仪的第一段婚姻无疑是个悲剧,但徐志摩也曾是家人为她千挑万选的良配。
当初张幼仪的四哥机缘巧合看到了徐志摩的文字,被他的才华吸引。后经过考察发现徐家又是江南富商,家境颇丰,最终为妹妹定下这门亲事。
婚前曾算出两人八字不合,为了不错过这门亲事,父母硬是改了张幼仪的八字。
可见当时张家非常满意徐志摩。
结婚的当天,张幼仪的嫁妆装了一火车皮,绝对算得上是风光大嫁。
这场婚姻的开局,承载着双方亲友的美好期望,结局却走向悲剧。
表面看来父母之命是原罪——两人婚前没有感情基础。
特别是徐志摩,当初在拿到照片时就嫌弃地称张幼仪为“乡下土bao子”,以致于在后面遇到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林徽因时,毅然抛妻弃子。
事实上张幼仪也未见得多满意徐志摩,婚后长期忍受着徐志摩的厌弃和冷暴力,还曾三番五次跑回娘家散心。
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之命。
徐志摩非离婚不可,张幼仪却能忍受折磨长达7年之久?
2
从双方父母的婚姻情况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张幼仪的父亲张润之出身书香门第,与妻子虽是通过传统方式结合,但感情稳定,共孕育8子4女。
这让张幼仪从小就懂得,夫妻间相互尊敬,即使不能有轰轰烈烈的情感,也可以像亲人般相互依靠。
她会在与徐志摩的婚姻中选择隐忍与大度,内心可能一直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可惜徐志摩从父亲徐申如身上学到的却与她相反。
徐申如经商头脑绝佳,私生活却很混乱。
张幼仪曾说过公公在外养小老婆,
“人数多的没法子从中挑选,而且是东南地北每个方向各有一个。”
并常常流连在外不着家,连累张幼仪经常等门要到深夜两三点。
这样数量和程度的婚外情,可见徐申如并不怎么把老婆放在心上。
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徐志摩,对待自己的老婆张幼仪也是分外残忍。
完全没有为人夫的自觉:
婚后一心想出国留学摆脱张幼仪,并迅速移情林徽因;
一边和林徽因牵扯不清,一边却让张幼仪怀上二胎;
又为了赶在林徽因回国前与之确定关系,不顾张幼仪有孕之身,命令其打胎遭拒后,直接把人丢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生产的当天没有来看过一眼,产后第7天却要求张幼仪配合他签字离婚。
对张幼仪甚至缺乏基本的尊重。
3
张家在择婿前应该说是谨慎的,通盘考察了徐志摩的才华、家境等各种条件。
或许也看到了徐申如的风流,只是当时并未放在心上。
结果最终造成了悲剧:本以为是给张幼仪找到了良配,最终却是世纪渣男。
如果不是张家家境殷实,哥哥们都有出息,在张幼仪心灰意冷之时有能力做她的后盾。
在国外托人照顾她的起居,回国后为她安排工作和住处…这才拯救了张幼仪。
若是普通人家的女儿,香消玉殒也未可知。
可见择婿时,不仅要考虑对方的家庭的经济状况,对方父母的人品和婚姻状况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
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对孩子的性格、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从父母的人品和婚姻状况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孩子的品行和对婚姻的态度。
因为婚姻不是一时的交往,说不好是一辈子的相处。
短期内才华、经济条件可能是加分项,长期来看人品,才是婚姻长久的根本。
看了民国第一爱情悲剧“张幼仪的故事”,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选择另一半时,一定要考虑对方的家庭:不仅是家庭的经济情况,更重要是其父母的品行和婚姻的状态。
有句话说得好:
孩子的婚姻关系,往往是父母婚姻关系的重复。
如果父母随意对待婚姻,孩子未必能负起成家的责任!
更新于:5天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