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繁城之下》中,新上任的易捕头刚上任就要拿曲三更立威,他的方法居然是将高世聪开除。易捕头当时很嚣张的说:“老子开除一个白役,还要由头吗?”
一、衙门临时工,白役高世聪
白役,就是明朝衙门中的临时工。在明朝的历史上,有编制的衙役被称为“正役”,没有编制的则称之为“白役”。
由于正役(额设衙役)名额太少,实际上官府需要更多的衙役供驱使。因此,额外多雇衙役在全国各地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明中叶起允许在州县设置“帮役”,帮助正役执行公务,也叫“副役”、“副差”。
像高世聪这种聪明伶俐,浓眉大眼,基本上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一些想当衙役的泼皮无赖,他们很多自愿跟随衙役跑腿帮忙,这种人称为“白役”。也就是那些姓名未列入官府档案,没有工食银的衙役。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南京五城兵马司就曾雇用白役弓兵达三百四十一名。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官府所规定的数额,往往是一个正役有两三个帮役,每个帮役又有两三个白役,结果是衙门衙役的数量就会成百上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皇帝多次下旨不许各衙门私自招人“常律有规,滥设不许”。可惜,明廷多次裁减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二、皂班、快班、壮班
皂班、快班、壮班的主要负责任人,被称为“班头”或者“捕头。” 明代的衙役就已经采用了“年薪制”,被称为“工食银”。从工资的高低,就能看出三班衙役的地位高低。
万历年间的《顺天府志》记载:快手的工食银是二十二两,皂隶的工食银是十二两,禁子的工食银是十二两,而更夫的工食银是二两六钱,吹鼓手的工食银是三两六钱。
虽然在同一个部门,快班的工资直接比皂班高出一倍,夜里打更的工钱更是少的可怜。
易有靠在电视剧中属于皂隶,他们的职责是为官员们出行时作前驱,鸣锣开道,负责警卫工作。在官员审讯案件时,喊堂威,承担着拷打、体罚犯人的任务。每天轮流值勤、站堂、看门,其性质是官员的仪仗队和警卫队。
曲三更属于“快班”,他们的职责相当于警察和税务局。他们的主要职能是调查罪证,勾提犯人,专以备盗”,“缉捕盗贼”,传唤被告、证人。
所以,曲三更在本片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追踪线索,调查取证,抓捕人贩,是维护地方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快班还有一项主要任务:派往乡下催征赋税。
壮班的职责,起初是调往北方防线“守护城池”,达到“遇警调用”的目的,或者是“以侯有警调赴京师策应”。
后来,壮班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衙门,守卫仓库,弹压民众骚乱,护送过境朝廷物资,维持治安秩序等事务。壮班是明代中期以后守卫北方防线的一支武装力量。
在明初,一般情况下衙役的服务期限是一年。比如,永乐年间,“令各项皂隶,以均谣人户为之,在京在外俱以一年为满。”
由上可知,明代衙役的服务期限是一年,期限满了就要更替。不少已经熟悉流程,在衙门当中“捞油水”的衙役,可以每年换个名字。比如:去年就曲三更,今年就叫曲四更,差不多换个名就行。
三、典史
清朝的纪晓岚在《历代职官表》中记载,从秦朝到清朝,大多数时间都把典史叫做“县尉”,元、明、清称为“典史”。
明朝的官制,从一品到九品,典史虽是“未入流”的小官。但在一县之中,确实一县之首领官。《明史》有载:“典史,典文移出纳,如无县丞或无主簿,则分领丞簿职。”
从史料来看,典史的职能是“典文移出纳为主 ”,也就是协助县令处理文牍,分担一部分幕僚工作。
到了嘉靖前后,典史的职能发生重大改变,典史从最初负责单纯的“文移出纳”案牍工作,开始扩展称为城市管理治安的属官。
从嘉靖后期,典史的职能完全告别幕职,原来的职能由师爷取代。典史从此负责一县治安,管理监狱、捕捉盗贼等,并有了自己的衙门和衙役,成为一县之首领官,职能相当于现代的政法委。
衙役在衙门中的社会地位低下,属于“奴仆贱隶”之类的,收到多数人的歧视,得不到最起码得尊重。
首先表现在其着装方面,他们的服装受到严格的限制。
洪武元年(1368年)内外衙门隶卒,乌纱平顶巾,双环圆领衣,用细绢布系腰,黑鞋带,铜铁骨角东子。”
洪武四年(1371年),“定皂隶公使人穿皂盘领衫,戴平顶巾,系白裕膊,带赐牌。”
从上述所引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官府对衙役着衣的款式和布料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与规定,在着装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了衙役在衙门的地位很低下。
此外,在明代衙门当中,衙役是衙门当中最低一级的办事人员,处于官僚体系的最下层,他们不能“入正门,驰当道,坐公座”,违者重罚。
像电视剧中,县令问案之际,夏捕头堂而皇之地坐在下面,恐怕是要挨板子的。
在明代社会,老百姓对衙役群体深恶痛绝,十分痛恨他们的各种贪赃活动,民间往往称呼衙役为“衙虎”。多数的士绅也普遍认为衙役是朝廷统治的大害,是所谓的“衙蠢”。
即衙门里的蛀虫,衙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绝对不可以信任。可见,在老百姓和社会舆论当中,衙役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
此外,明代的衙役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在服役期满之后,通常是给引宁家或是转发有司收当民差,根本就没有任何升迁做官的机会。所以,大多数衙役的道德感比较差,他们往往感到前途无望,只能利用一些常例和贪赃活动多捞取一些钱财,这样一来,衙役就更加受到多数人的歧视,得不到起码的尊重,造成他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更新于:5小时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