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的油,1升就是800毫升,这是大卖家公开的背书。
供暖的温度,热力公司说,18℃供暖也达标。
最近,又公开爆出,我们的用电总数远大于了发电总数。
不可能有输电线没损耗反而增加电能的事。
懂的人都懂——我们的用电表也开始学菜贩子的七两秤了。
可我们不只有电表,还有水表、天然气表、水表。
电表智能了。
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多了那么三五斗。
接着,是水表又免费智能了。水费也就多收了那么三五斗。
燃气也没落后。如今,智能了的燃气费,每年也会多个三五斗了。
小区换水表、气表时,有用户排斥,说换了表后走得快——他们消息灵通,有先换了表的亲戚朋友提醒的他们。于是,我们小区,至今还有住户抵制并坚持不换水气表。
他们的理由是,没有三分利,天上会白掉馅饼,给你费时费工费钱来换表?
即使怀疑换表会吃亏,但我还是都换了。
因为智能化的表,手机上就能缴费,也确实方便了,省却了来回缴费跑腿的折腾。
换表时,我曾问过换表的师傅,换了表跑的快是真的吗?
换表的师傅,据说是第三方人员,他们也很实在,说是有那么一点点。
家里的各种缴费,我都登记在表,除了热力供暖费几年数字不变,其他都要多个三五斗了。
供暖费是没变,但室内温度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前些年,天气再冷,我家里穿汗衫。后来穿秋衣裤。今年,在家里穿着毛裤享受暖气。
三年疫情,房子租不出去了,收入在减少。
可加油费涨了不少。
电费支出也多了。
水费,燃气费也明显多了。
好在我一直坚守住了网络这块阵地,144的月供坚持了下来。
家里网络电视电话,用的是联通包月。
经常会接到联通客服的免费升级电话,我的答复很简单,只要我不多花一分钱,我全力配合你们随便升级。
结果,就是他们说谢谢不打扰了。
于是,至今,我也没有得到免费升级。
不过,客服免费升级的电话,还会隔三差五的打来。
上街买菜割肉,遇到缺斤短两,是经常的。
面对小商小贩,懒得说理,也说不过理,也讨不到理。
想想,小商小贩也不容易,起早贪黑不说,还有这管那罚的,他们也一肚子怨气没处发泄。
老婆说得好,底层生存都不容易,就理解他们吧。
好在,如今的网购方便了,快递业发达了。
我习惯了网购,从蔬菜水果到米面肉食我都网购了——想想街上的商贩缺斤短两,最终的结果,也是自绝后路。
网购的货,质量不好,斤两不够,有平台评理,货款也是满意后才经第三方支付。
不得不为我们的电商平台点赞。
电商平台,不仅仅是解决了购物方便,可选择性多的问题,更是解决了公平交易的大问题。
虽然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这网络上交易的货和钱款,有个第三方监督,买卖有争议有第三方评理。这就解决了公平交易的大难题。
可反观我们的用油,用电,用气,用水,用暖,甚至是购房,物业交易呢?谁监管?第三方监管在哪里?
老百姓的呼声还少吗?
加油七两秤的热议还在耳边,如今的购电,购水购气的异议也在嚷嚷不休。
今年的天气出奇的冷。可今年对供暖公司的评论出奇的热。并且这一冷一热,反差出奇的大。
可意见再大,没用。人家可能还背地里乐呢?
挨冻的骂就骂两句,数票子的人就装没听见!
可我们的监管在哪里?
我们有监管吗?
谁能去管一管,社会上逐渐蔓延的,逐渐流行的,渐成为气候的七两秤?
如果,我们任由七两秤现象存在,任由七两秤从小巷走向大街,从角落走向大堂,从遮遮掩掩走向光明正大,从怕见人走向让人怕,从人人喊打走向公众默认,我们的公平交易公平正义就丢到太平洋里去了。
从此,公平交易,信用诚信,就远离了我们。
从此,一升等于1000毫升,就只是课本上的知识,就成了我们现实的笑话。
从此,我们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要交给他们两套计量知识,一套是理论知识,一套是现实知识。
从此,我们的后代,也悟出了怎么去欺诈和欺骗。
从此,一代代一辈辈,由七两秤,演化到六两秤,再五两秤,四两,三两直至一两秤的出现。
到那时,我们就要把计量知识改为,一斤等于一两吗?
全社会,人人都在痛恨七两秤。
可是七两秤,已经由菜贩肉贩,蔓延到了我们的电商,气商,油商,水商了……
我们还能有多少消费没有用七两秤?
我们还能容忍七两秤多久下去?
我们就不能整一下七两秤的风气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