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是什么?它并不是单纯指动物白虎,中国古代人民赋予了它新的定义,它总能够与军事挂钩。在古代神话故事中,白虎是指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星宿学说中,白虎象征西,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淮南子》中认为,天之四灵创造了世界,乃是天地之主。
在古代军队中,白虎被认为是战伐之神,古代很多有名的大将军都被认为是白虎星下凡,如唐朝大将薛仁贵、罗成等。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上面,也能看到白虎的身影,这是古代人民对白虎及虎图腾的崇拜。古代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一只老虎,也是因为虎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军旗上也经常能够看到白虎的样式。
根据不同的时期,人们赋予了白虎不同的涵义,晚清首富胡雪岩也曾提到过白虎,他还在临终前告诫子孙“勿近白虎”,他这里所说的“白虎”到底是啥意思呢?这一切还要从胡雪岩的人生经历说起。
在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往往提倡人们大力发展农业,而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并且商人的地位也非常低下。“重农抑商”的政策让商业无法正常发展下去,甚至有的经商世家还被禁止进入仕途,但也有例外商人与政治挂钩的,比如明朝时期的江南首富沈万三,资助明朝修建长城和南京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得到官府的支持,可惜遇到猜忌心重的朱元璋。
古代“官商”容易发展成一定的规模,但他们所建立的商业帝国也极容易崩塌。“官商”的命运往往掌握在王朝的手中,覆灭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胡雪岩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最辉煌的时候官居二品,受赐黄马褂,被誉为“活财神”,是名副其实的晚清首富。可胡雪岩建立起的商业帝国却在一夜之间崩塌,不仅被革去职位,还被查抄家产,实在是凄惨。
胡雪岩的发家史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浙江巡抚王有龄,一个是闽浙总督左宗棠。胡雪岩年少时在杭州阜康钱庄当学徒,掌柜的没有后代,于是把钱庄给精明能干的胡雪岩继承,他这才有了5000两银子的“创业基金”。1848年,胡雪岩结识还只是“候补浙江盐大使”的王有龄,他抓住机会想要为自己找到一个靠山,于是不惜下血本帮王有龄补实官位。
1851年,王有龄被调任杭州知府,胡雪岩便开始从中获得便利,代理起湖州的公库,并办起丝行。这段时间,胡雪岩利用湖州公库做生意赚了一大笔钱。此时的胡雪岩开始积累财富,这一切也是凭借王有龄的相助。9年后,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手中的职权更大了,他知恩图报,于是鼎力相助胡雪岩扩大钱庄的生意。王有龄的官越升越高,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胡雪岩利用手中的关系与军界连上线,他因此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他的产业在这一段时间急剧膨胀。后来太平军攻打杭州,王有龄守城失败,最终自缢而亡。胡雪岩的靠山倒下了,他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于是立马开始寻找另一个大靠山。
1862年,胡雪岩找到新上任的闽浙总督左宗棠,并获取到左宗棠的信任,还被委任为总管,负责主持浙江全省的钱粮和军饷,此时的胡雪岩正式走上官商的道路。短短几年时间里,胡雪岩的家产已经累积有千万,成为晚清首富。胡雪岩靠着官商的道路不断壮大起来,后来还协助左宗棠处理江浙事务,开办“福州船政局”等。1872年,清廷授予胡雪岩江西候补道,赐黄马褂,他的事业也因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胡雪岩在55岁的时候创办“胡庆余堂”的药号,短短两年时间就累积资本达到280万两白银,当时民间还流传一句话“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1881年,胡雪岩因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三品官),赏赐黄马褂,官帽上还可以带二品红色顶戴,这便是著名的“红顶商人”的由来。此时的胡雪岩已经达到人生的顶峰,无论在商业上还是仕途上,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胡雪岩成也官商,败也官商。1882年,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胡雪岩以惨败而告终,亏损高达1000万两。各地的官员看到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即将倒塌,都赶紧从胡氏钱庄中把钱提出来,导致资金链断裂。清廷看到胡雪岩已经没有剩余价值,于是将其革职查办,并抄了胡雪岩的家。短短的一年时间,胡雪岩从人生颠覆跌落到低谷,清廷则是落井下石,将胡雪岩彻底压垮,永远难以翻身。
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顷刻间便化为乌有,胡雪岩一下子衰老了很多。1885年11月,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离世,他传奇的一生就此终结。在临终之际,胡雪岩告诫胡氏子孙:“勿近白虎!”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从胡雪岩的经历来看,他曾经辉煌过,也失败过。造成这一切的缘由都离不开两个字“政治”。胡雪岩能够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离不开官场政治的肥沃土壤,同时毁掉胡雪岩的也是官场政治。尽管在商业大战中惨败,但凭借胡雪岩的家底还是能够扛下去的,但是清廷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让胡雪岩永世不得翻身,庞大的家业顷刻间化为乌有。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胡雪岩临终前告诫子孙所说的“勿近白虎”,肯定值得就是官场政治,他希望胡氏子孙后代不要卷入官场政治中,若想要好好经商,立于不败之地,不能一直倚靠某一个点。从现有的调查来看,胡雪岩的子孙后代基本上没有从政的,并且生活得非常好。胡雪岩从惨痛的失败中获得教训,他的这句话也不断在警醒着后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