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去妓院到底是干嘛的?李逵为什么不信他有“正事”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赵小昭
图/98版央视电视剧《水浒传》(下同)
一个叔可忍、嫂不能忍的传闻正在八百里水泊蔓延:
"宋大哥去东京嫖妓了!"
很快燕青出来辟谣,"宋大哥去妓院,是办正事!"
通稿跟着来了:为了兄弟,为了山寨,宋头领冒着巨大风险潜入东京,放下身段踏入青楼,重金贿赂李师师,让梁山渴望招安的消息从枕边吹到赵官家的耳边。
人人都信了,除了李逵。
为此,他砍了杏黄旗,提着板斧追杀宋江。
这又是一次酒醉后的"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1.
公元1121年正月初,莱州的八九个灯匠和两个官差带着精致的玲珑九华灯,去东京参加上元节灯会。
他们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强盗劫了!
劫财?劫色?还是脚底板?
那个黑矮挫的强盗头甩出20两银子:银子拿走,灯留下!
"那做灯匠人将那玉棚灯挂起,搭上四边结带,上下通计九九八十一盏,从忠义堂上挂起,直垂到地。"
强盗头脸颊上的肉噗噗抖了几下,随即大笑。
看灯能看笑的强盗,只有宋江。
上一次是在清风寨过上元节,"虽然比不得京师,只此也是人间天上......也有剪彩飞白牡丹花灯并芙蓉、荷花,异样灯火。"
最让宋江赞叹的,是用无数彩灯扎架而成的巨型灯组:鳌山。
连清风寨这个青州的小镇都有这样的规模,可以想象上元节时,有多少瑰丽雄伟的鳌山耸立在大宋的黑夜。
上元节鳌山是赵宋王朝文体两开花的"面子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让百姓在节日气氛中感受皇恩浩荡。
据《大宋宣和遗事》描述,各地送去东京的花灯从冬至日下午开始扎缚,直到上元节鳌山才完工:
"高一十六丈,阔三百六十步,中间有两根鳌柱,长二十四丈,两下用金龙缠柱,每个龙口里点一盏灯,谓之'双龙衔照'。"
宋江在清风寨看花灯看得"呵呵呵"大笑,因为笑声太响(wěi )亮(suǒ),引来了官兵,活生生把自己笑进了大牢——
谁又敢因此鄙视他呢?他可是一个谈笑中灭人满门的人。
灯匠们拿着银子走了,留下的灯全点在了晁天王孝堂内。
灵堂内外,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灯火阑珊处,宋江在发呆。
大家以为他是在酝酿一大股追思晁盖的眼泪,或者一大段招安忠义的口号。
宋江宣布:"我要去东京看灯!"
花荣率先感到一阵眩晕,被旁边的秦明扶住,"忍住!他再恶心,也是大哥的恶心。"
"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只能忽悠晁盖,阻止不了宋江。
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这些以上元夜为题的名句,一开始都说观灯,结果都在看人。
所以宋江一到东京,就直奔红灯区,满街打听皇帝的风流韵事。
"前面角妓是谁家?"
茶博士道:"这是东京上厅行首,唤做李师师。间壁便是赵元奴家。"
宋江道:"莫不是和今上打得热的?"
茶博士暧昧地一笑:行家啊!
宋江共见师师两次。
第一次,李师师亲自为宋江、柴进、戴宗、燕青四人看茶换盏,茶的香味"细欺雀舌,香似龙涎"。
宋江刚要脱裤子,啊呸!不对,是刚要"叙行藏",赵官家来了。
宋江是个随和的人。李师师这儿没办成"正事",就去隔壁赵元奴家。
这次,他不等燕青先去探问了,跑在前头直接伸手揭门帘。
燕青看懂宋江的"正事"是什么了,他直接给赵婆说:100两白银见一面。
都是赵官家胯下之人,给李师师的见面礼是100两黄金,差别也太大了吧!
小乙哥明显是不想让宋江见到赵元奴。
果然,赵婆拒绝了:
"恰恨我女儿没缘,不快在床,出来相见不得。"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宋江又去找李师师。
这次只带了柴进和燕青,戴宗跟李逵在门口帮他看灯。
为了证明自己油而不腻,在李师师低唱东坡的大江东去后,他当场填了一手词:
宋江一向爱写诗作词。
他的诗词有个特点,字面意思就是诗想表达的意思。
杀闫婆惜的时候,他写的诗:
杀了闫婆惜,寰中显姓名。
要捉凶身者,梁山泺中寻。
杀人动机、杀人后的感受和逃跑路线都清清楚楚,简直是故意给警方留证据。
浔阳楼题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说到做到,黄文炳不算冤枉他。
重阳菊花会写的"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就是想招安......
所以,"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我说这是表达了来自山东的宋江对帝都春天的向往之情,你信吗?
宋江正想把"心腹衷曲之事"和李师师细说,赵官家又到了。
这次宋江选择了躲在床底,暗中观察,学些先进经验也是好的。
图/1994年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 》
3.
李逵从东京回到梁山,第一件事就是把宋江亲自竖起的"替天行道"大旗砍了。
起因是听说宋江把荆门镇刘太公家女儿抢了。
作为一个亲自见识过"李鬼"冒充梁山好汉做坏事的人,李逵却认定抢民女的就是宋江:
"我见他在东京时,兀自恋著唱的李师师不肯放,不是他是谁?"
和《皇帝的新衣》那个小孩一样,李逵看似不经大脑的胡说八道,往往却精准地道出真相。
比如刚上山时说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晁盖哥哥做个大宋皇帝,宋江哥哥做个小宋皇帝"。
这句话点出了宋江一心想成为"赵家人",后来晁盖(宋太祖)死了,宋江(宋太宗)真的"夺了鸟位"。
宋江为什么见李师师?李逵算是看出了门道。
他把斧子对准宋江:"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论对宋江的忠心和崇拜,李逵排第二,没人能排第一。
爱之深,所以恨之切。
李逵要杀宋江,因为他无法接受偶像"人设崩塌":
"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你不要赖......"
图/@夏阿
在今天,"人设"是个相当盛行的热词,营销学中叫定位。
其实"人设"的鼻祖应该是《水浒传》,梁山108好汉人手一个的ID,就是最早的"人设"。
黑矮挫还不会武功的宋江,能够在江湖上人见人"跪拜",坐梁山第一把交椅,靠的就是"卖人设"。
在他"孝义黑三郎"、"山东及时雨"、"呼保义"等人设中,最出名的一项是:不好色。
截图/1992年周星驰电影《鹿鼎记》
But,不好色不代表不嫖妓,这是"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阎婆惜就是宋江"嫖妓"最有力的证明。
回想一下他一开始是如何对阎婆惜的——
"在县西巷内讨了一楼房,置办些家伙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在那里居住。
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又过了几日,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
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
这种做法,叫"长嫖",俗称"包养"。
论智商,宋江肯定在武大郎之上,但是武大郎绝不会请西门庆到家里做客。
而宋江却带"一身风流俊俏"的张文远去阎婆惜家里喝酒。
"姣婆遇着脂粉客"——宋江的"绿帽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戴的。无他,只因玩腻了。
"招文袋事件"起因是什么?是闫婆非要宋江去她们家。
像不像妓女恋上帅哥客人后,老鸨子非逼着她接待有钱的大爷?本来就是。
宋江杀阎婆惜,和她与张文远有染一点关系都没,是因为他暗通黑社会的证据在阎婆惜手上,被她敲诈。
通过李师师的关系向皇帝讨招安赦书,是在暗中观察赵官家嫖妓时,宋江突然对柴进说的。
柴进道:"如何使得!便是应允了,后来也有翻变。"三个正在黑地里商量。
这说明之前,宋江从未向任何人提过此事。
宋江会相信妓女?不可能的。
攻打东平府时,史进说与妓女李睡兰有交情,宋江就派他入城做内应,结果被吴用批评"欠些主张",还给他安利了"婊子无情",宋江是相当受教的。
就算是宋江为了招安大业亲自逛青楼,他也不具备和李师师拉关系的能力啊!
"李师师说些街市俊俏的话,皆是柴进回答。燕青立在边头,和哄取笑"。
宋江只会"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让场面异常尴尬,还得让柴进打圆场:
"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
他写的那手饱含"深意"的词,李师师完全看不懂——
So,宋江的"正事",其实就是:嫖妓。
李师师、赵元奴都是"王的女人",皇帝摸得,我也摸得!
4、
整个事件里,最倒霉的是李师师。
好端端一个失足妇女,莫名其妙卷入了国家大事,冤不冤?
第二年,在弄清了燕青梁山反贼身份后,李师师依然一片盛情,还向他表达了爱慕之心。
如果是《色,戒》中的"易先生",第二天就给李师师买钻戒了。
燕青不是这样的人,小说中赞他:"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
他先是专心和李师师讨论了一番吹箫技术,然后提出结为姐弟,用八拜之交,浇灭她的淫邪妄念。
尽管如此,李师师还是冒着巨大风险,从赵官家那里为燕青讨了一纸赦书。
问题来了,宋江答应燕青去找李师师,是因为燕青说想通过李师师给梁山所有人讨招安"赦书",结果燕青只讨到了赦免他一个人的诏书,他怎么回梁山见宋江呢?
——写到这里,一个声音从天边传来:
"小昭你是不是傻!燕青能见到宋江吗?宋江还有脸见人吗?!"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