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历史人物 册亨布依族端午节的驱赶邪佞习俗

传统节日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时期都会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人出现,把当地的文化推倒鼎盛时期。他们奋不顾身地走在了历史的前沿,为我们做出巨大的贡献还有榜样。在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中,也是有那么一批人,给今天的当地文化的形成做出巨大的贡献,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吧。

莫友芝(1811—1871)

字之偲,别号紫泉、郘亭,晚年又称眲叟。嘉庆十六年出生于布依族史上享有盛名的独山莫氏之家。莫友芝在诗词、目录校勘和声韵训诂方面有较高建树,在书法上面造诣较深,是咸丰年间著名的书法家、藏书家。

莫友芝从小勤奋好学,17岁考取秀才,21岁考取解元(即第一名举人)。但此后却一直科场失意。咸丰十年(1860年),莫友芝已到知天命之年,遂绝意功名,在大江南北访古探幽,立时十余载在各地访求书籍、墨本,最终于同治十八年(1871年)病逝途中,为其学术活动留下深深的遗憾。

王海平(?—1941)

贵州省望谟县人。民国时期黔西南地区的实力派人物。在党的积极争取下,一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形势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对***队伍的建设作出了贡献。1934年,王海平积极响应党提出的“反对内战”,“北上抗日”的主张,参加了由党组织的抗日民主联军,并从组织上和思想上改造他的部队,红军的一个团编入王海平的部队。

为了解决联军的弹药问题,黔桂边区工作委员会以王海平的名义,在板陈自办兵工厂,制枪支和弹药。王海平的举动引起了***和地方反动势力的憎恨,1941年,黔桂军阀互相勾结,将王海平逮捕,随即押回贵阳。1941年5月,贵州当局以“私造枪弹,图谋反叛,私下和匪共通”为名,将其杀害。王海平作为一个布依族地方实力派人物,积极追求进步,向往光明,是值得称道和怀念的。

韦朝元(1768—1797)

清贵州南笼(治今安龙)人,又名德明,号七绺须。布依族。善拳能医。由于不满土官、流官、地主、高利贷者对布依族人民的残酷压迫,在乾嘉苗民起义影响下,于嘉庆二年(1797年)2月,联合王阿崇等共同发动反清起义。义军势力全盛时期,占领了西北至今威宁、黔西,西抵云南边境,半个贵州及广西、云南部分地区。

嘉庆二年7月,由于湘系、黔东北的苗族起义被***,使得清政府能够腾出手来对付韦朝元的布依族农民起义,从这时候起,起义军开始处于劣势。由于采取了错误的“贞坚死守”的战略战术,尽管义军在韦朝元等人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洞洒、当丈寨被清军攻陷。同年8月韦朝元、王阿崇等人被俘,十一月在北京就义。

唐世礼

唐世礼同志,女,布依族,1952年2月出生,贵州都匀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9月加入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蒙九龄

89年前,一位19岁的青年从荔波樟江河畔走出大山,参加孙中山的***活动,考入黄埔军校,带领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在掩护“湘南起义”下撤往井冈山实现“朱毛会师”时,夫妻俩在激战中壮烈牺牲。据介绍,这位青年就是布依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级别最高的牺牲将领——蒙九龄。

册亨布依族端午节的驱赶邪佞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册亨县者楼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布依族有一个驱赶邪佞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大人们都要用碎布头缝制一些小老虎、小猩猩、小猴子等小动物,或者缝制一些南瓜、地瓜、桃子等水果,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赶邪佞避灾。

端午节早上,大人们首先给孩子挂上这些小东西,有些还不止挂一种,挂两三种,襁褓中的婴儿则干脆缝在衣襟上,挂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说一些消灾避邪,身体康健,快快长大的话语,然后才去摘竹叶来包三角粽子,做节日里的其他事情。

这些家长们心怀美好祈愿而缝制的“动物”和“水果”,形象鲜明生动,花花绿绿十分好看,孩子们身上挂着这些小东西,蹦蹦跳跳的在一起,比一比谁挂的多,谁的更漂亮。这些小东西要一直吊到者楼河端午节后发的第一次大水,才把它丢到河水里,让它顺着河水漂走,表示大水把一年的灾和邪都带走了,从此就没病没灾了。

册亨布依族的这一习俗,是过去科学不发达的产物。过去当地在五月酷暑将至时节,蚊虫滋生,容易发生疾病,而又缺医少药,所以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就有端午节给孩子挂小动物、小水果的布缕来驱赶邪佞避灾的习俗,当然,如今这一传统已经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而逐渐消失了。

更新于:2个月前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