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卦是归妹卦是卦卦(图)
归妹卦是《序卦传》六十四卦第五十四卦,其卦象是上卦为震为雷归妹卦事业,下卦为兑为泽,上面打雷,下雨后归入湖泊沼泽,固有归宿、归根之象。另外,震卦为长男,兑卦为少女,归妹即是少女嫁给长男,故归妹又为少女出嫁后,找到归宿之意。
归妹卦紧随在渐卦之后,是因为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必然要寻找到归宿,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渐行渐远,但是落叶归根,不管是我们的肉体还是我们的灵魂,都需要有一个归宿。所以归妹卦也是一个家族文化卦,也是讲究如何去弘扬正确的家风家规。
归妹卦其实是帝乙为了政治目的,远嫁自己两个女人的典故,其上卦为震为老阳,下卦为兑为少阴,阴阳决离,结果为大凶。
所以归妹卦告诉我们,婚姻要秉承正确的婚恋观,任何以其他利益为目的的婚姻,都很难有美好的结果。家庭中则要互相谦让,越是地位高的人,越不应该在物质上面争强好胜。婚姻是人生的归宿,家是心灵的港湾,天尊地卑不是重男轻女,而是不管是男女哪一方主内,都需要对主外的人温柔以待,在外的成就可不开在家的认可和尊重。而主外一方的乾道,在外自强不息,事业蒸蒸日上,而归家后更应该像泰卦那样,应谦卑居下,这样家庭才会和谐和睦,否则必然会像归妹一样,阴阳决离,婚姻破裂。
兑下震上
《序卦传》说:“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渐虽不是进,但有进义;进必有所至,所以渐也有归义。渐既有归义,故渐卦之后次之以归妹。归妹是渐的反对卦,取象取义都与渐卦不同。渐卦取象女归,女归是女之归,女之归有循序渐进的渐义,渐卦取义就取在女之归这个归字上。女之归反映的是古代女子出嫁与人做嫡妻即正夫人的那种婚嫁情况。归妹取象归妹,归妹是归之妹,归妹卦取义就取在归之妹这个妹字上。妹是少女,少女自嫁而不待娶,反映的是古代女子出嫁与人做侄娣的那种婚嫁情况。这种婚嫁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归妹从妹字上取义,故其义恰与循序渐进之渐义相反。
归妹,征凶,无攸利。
咸、恒、渐、归妹四卦都是取嫁娶之义的,前三卦卦辞或吉或利,都很好,唯独归妹一卦为凶。就是在全部六十四卦中,卦辞没有一点好处的,也只有否与归妹两卦。归妹这一卦为什么征凶又无攸利?从卦象看来,归妹兑下震上,“说以动”。“说以动”本没什么不好,但是动而不当就不好了。归妹六爻之二、三、四、五这四爻位都不正。初与上虽然位正,但阳在阴下,其位也不为正。除位不正以外,归妹卦义也不正。归妹卦下体是兑,兑为少女;上体是震,震为长男。少女在长男之下,乃少女从长男。少女从长男,其情以说而动。这样的婚嫁,男女之情胜过夫妇之义,按照古人的观念,是不正的,所以卦辞曰“征凶,无攸利”。不能动,动则凶;无往,往则无所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归妹卦反映的是古代女子婚嫁中的侄娣制度,侄娣制度实际上是更古的时代的群婚制的残余。群婚制在《周易》成书的时代,在人们已经有了显著的男尊女卑观念情况下,含有女子不经过男子迎娶而主动从男的意义,是不合于礼义的,故卦辞言归妹征凶无攸利。但是归妹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归妹毕竟是讲阴从阳,女从男,男女之情的。男女之情虽不必合礼,却必合理。孔子深刻地看准了归妹卦的这方面的意义,他作《彖传》,在言归妹之凶以前先言归妹的合理性及其在人类自身繁衍上的伟大作用。孔子认为男女交感,男女配合,使人类生生相续,代代不穷,如同天地相遇而有万物生一样自然,一样合理。然后再强调一句归妹乃关乎人之终始的大问题,不可等闲看待。所谓人之终,是说男女婚配;所谓人之始,是说人之生育。合而言之,人之终始问题,其实就是男女关系问题。
“说以动,所归妹也”。自卦德说,兑说在下,震动在上,是说以动。说以动则徇乎情,与咸卦的止而说根本不同。自卦象看,女在男下,女先于男,主动从男,所欲归者是女。又,在下的是少女,在上的是长男,少女从长男,是所归者是少女不是长女,是侄娣不是嫡。所欲归者是女,所归者是少女,故云“所归妹也”。卦德说以动,则主乎情;卦象所归妹,则失于礼。既主乎情又失于礼,故凶。
“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归妹这一卦之所以征凶无攸利,除了所归妹,说以动以外,还有位不当和柔乘刚两点。四方面的原因是相关联的。大率卦之德以说而动,不可能不失正;中爻失正,又必有乘刚之过。中爻不正,则阴阳失常;三五柔乘刚,则刚柔不顺。阴阳失常,刚柔不顺,凶是不可避免的。家人、睽、渐和归妹四卦都涉及男女关系,家人以中爻得位而正,睽以中爻失位而乖。渐以中爻得位而吉,归妹以中爻失位而凶。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泽上有雷,阳动于上,阴感而从之,有女从男之象归妹卦是归妹卦是卦卦(图),故为归妹。归妹卦是从女子特别是少女的角度看问题的,那末从君子即男子、丈夫的立场看待归妹这一卦,应当悟出什么道理呢?孔子说君子应当永终知敝。永终谓男女配合,使生息嗣续,永久其传。敝是终的反面。知弊谓知有永终则必有敝坏,知有敝坏而预为之备,使生息嗣续不断。从具体的夫妇关系来说,永终即白头偕老之意,知敝谓君子要意识到归妹这种婚姻极易因生离隙而敝坏。归妹不同于恒卦之巽而动,渐卦之止而巽;归妹是说以动,少女因情说而动,这样的婚姻缺乏道义的基础,久必敝坏。君子知其有敝坏的可能,则当先为防备,思永其终。引申开来考虑,不唯夫妇有反目之时,天下之事莫不有终有敝,君子当远虑其终而防其敝坏。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初九居于卦之最下又无正应,是娣不是嫡。是个怎样的娣呢?初九刚阳处说体而居于下归妹卦事业,是个为人贤贞而卑顺的娣。然而娣非正配,纵然有贤德,也不过自善其身以承事君子而已,不太可能施展更大的作为。它很像一个跛子,虽能履地行路,然而免于废而已,不能及远。古代女子婚嫁须备具六礼,渐次而行,婚龄亦有一定的界限。不备六礼而嫁为失礼,少长非偶为失时,而侄娣不受此限。侄娣从嫡而归,六礼不备不为失礼。侄娣可以待年,少长非偶不嫌失时。就是说侄娣制度是社会承认的。故卦辞言征凶,而初九爻辞变征凶为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女子不备六礼而自嫁,是不正常的。但如果是侄娣的身份从嫡而嫁,那末,不备六礼,也是正常的。娣“跛能履吉”,是因为娣虽无内助的资格,却能安于其分,辅佐嫡夫人承助君子。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九二实际上还是讲娣。眇能视和跛能履,意义是一样的。跛子两足一正一偏而能走路,眇者两目一昏一明而能视物,都是比喻娣的。娣位居偏侧,在夫妇生活中不允它有所作为,但是它在辅佐嫡夫人方面毕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九二与初九也有不同之处,九二刚中,说明它是个意志坚定的贤慧女子,这一点是高于初九的。然而处境不如初九,初九无正应;无正应不好,决定它卑居娣的地位。九二有正应,但是以阳应阴,本身有妇象,又与阴应,是反类现象,应而反类比无应更糟。九二处于这种境况,表明它作为娣,虽有一个夫君,但不是好夫君,时刻有遭遗弃的可能。所幸九二刚中,“利幽人之贞”,能够像被拘囚的、失去自由的幽人那样自执其志,坚如磐石,至死不渝,可望保持娣的地位,不发生变故。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虽夫君不贤,但九二作为娣,坚守幽人之正,矢志不渝,以己之贤对待夫君之不贤,是它分内应有的正常表现,不为过分,也不为不及。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六三以阴居阳,不正又无应,是个不好嫁的女人,故有“归妹以须”之象。须,姊;娣,妹。姊与妹相对待。姊姊可嫁与人作嫡,妹妹只能从姊而嫁作娣。六三不正,本是妹妹,竟想充作姊姊嫁作嫡。这当然办不到,结果必“反归以娣”。是妹妹,还是要作为妹妹从姊嫁作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六三位不当,一个不正的女人要用不正的办法嫁出去,即“归妹以须”,结果行不通,还要“反归以娣”,用其所当用的办法嫁。六三之所以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关键的问题是它位不当即不正。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九四爻象与六三有相似之处,九四不正无正应,六三也不正无正应。那末,为什么辞有不同呢?因为六三与九四二爻爻象虽大体相似,却也有所差异。六三以柔居刚又过乎中,九四以刚居柔又未及中。同为不正,以刚居柔好于以柔居刚。同为不中,未及中好于过乎中。九四不正无应,是以过时未嫁;但九四以刚居柔且未及中,过时未嫁是由于有所待,或待得佳配,或待年父母国,不是无人愿娶而难嫁。九四这样的迟归是主动的、有时的,到了该嫁的时候一定嫁,不是无限期的。六三则不然,六三既不正无应,又以柔居刚归妹卦是归妹卦是卦卦(图),又过乎中,是由于难嫁而采取“归妹以须”的不正当办法强嫁。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九四之所以推迟嫁期,是出于自己的志愿。为什么志愿愆期呢?是“有待而行”。行,嫁。“有待而行”,有所等待而嫁。总之,愆期决定于九四自己,不决定于他人。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泰卦六五讲帝乙归妹,此爻又讲帝乙归妹。《周易》一再提及帝乙归妹,说明历史上确有商王帝乙嫁妹之事。六五居尊位,是妹中最为尊贵的,故有“帝乙归妹”之象。古代诸侯一娶九女,有嫡有媵有侄娣,这是制度,即便是帝王也不能违反。帝乙把自己的妹妹下嫁给臣下做侄娣,而不是做嫡夫人。六五这位女子,其高贵的出身,就像帝乙的妹妹,也依礼义的要求嫁与人做娣。“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它的衣着穿戴比嫡夫人还要好。不过好也要有个限度,娣的衣着穿戴如果超过嫡夫人,就有夺嫡之嫌了,夺嫡必凶。六五虽尊贵但却得中有应,它必安于本分,不会使自己娣的地位高过嫡。犹如“月几望”,月至十五将盈而未盈。所以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帝乙嫁妹与人作娣,娣衣着穿戴好过其嫡。这是由于六五位尊得中,以高贵的身份出嫁的缘故。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归妹卦事业,无攸利。
归妹卦是讲古代婚嫁中的侄娣制度的,诸爻无不取象侄娣。上六阴虚而无应,故有“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之象。筐实羊血都是祭祀必用之物。古代诸侯承先祖奉祭祀,亲自割牲取血,夫人负责筹办苹藻之类盛诸筐篚之中以为祭品。这就是说,在诸侯“一娶九女”的九女之中只有嫡夫人有资格与诸侯共承宗庙祭祀,侄娣是不能参与的。士大夫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一般说来,妇人在祭祀时有承事筐篚以奉苹藻的资格,但须是嫡。上六以阴居阴且下无正应,无实而虚,名存而实亡;她作为一个妇人似乎有资格与丈夫一起主持祭祀,然而实际没有资格,因为她是娣不是嫡。她承筐,但筐中无实,是个空筐,不能祭祀。祭祀先人必须夫妇共同进行,她既承筐无实,她的丈夫也就刲羊无血。没有苹藻可供,没有牲血可荐,祭祀根本不能进行。她有丈夫,但妻不是她。她作为一个地位卑贱的娣,处在上六的时候,境遇很不好,她无论干什么或不干什么都无所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承事一个空筐,像似能奉祭祀,实际上不能。作为一个女人,她有丈夫,但妻子不是她。她的地位卑,而今又处在上六阴柔而虚的时候,所以境遇如此。
〔总论〕
归妹与渐是反对卦。艮下巽上构成渐,即风山渐。渐的中爻皆正。渐取象女归,由女子婚嫁必备六礼,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现象中,抽象出渐的概念。事物的进行要循序渐进,就像女子婚嫁有一个过程合礼那样合理。归妹则由兑下震上构成,即雷泽归妹。归妹中爻皆不正而且柔乘刚。归妹取象归妹,它要说明的道理是极其复杂而难以把握,以至于作《易》者竟未能给它抽象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来。我们只能说归妹所取之义恰与女归相反。不过作《易》者对两卦的扬抑态度是清楚的。渐卦卦辞许以“女归吉利贞”,女子循序渐进,合礼地嫁人,绝对的吉。归妹卦辞则直书“征凶无攸利”,绝对的凶。表明他认为女子作嫡是正的,合礼的,作侄娣是不正的,违礼的。渐与归妹两卦反映了殷周之际婚姻事实和婚姻观念的变化。群婚制早已为父系的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所代替,个体婚制成为婚姻制度的主流。群婚制的残余,作为个体婚制的必要补充,通过一夫多妻的形式,被长久地保留下来。殷代存在一夫多妻现象,周人把一夫多妻现象肯定下来,作为一种礼制加以承认。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嫡庶制。作《易》者于渐卦取象女归,于归妹卦取象归妹,实际上是对嫡庶制的一种观念上的承认。嫡庶制将女人的婚嫁普遍地划分为两类。嫁作嫡的一类,合礼又合理,自不待言,故渐卦取其渐进之义而已。嫁作庶的一类(嫁与诸侯的又称侄娣),周人表现出矛盾的心态,故归妹卦辞取谴责意向,认为它先于男又少于男,既失礼又失时,而诸爻爻辞却多有肯定。孔子作《彖传》发明了归妹卦中蕴藏着的深刻意义。孔子指出侄娣制度亦即女子嫁作庶的传代意义,正确地把这种制度同生育传代联系起来,而生育传代又像天地交感而化生万物那样合情合理。孔子还有未明白说出的意思,即嫡庶制保证男系的生育传代。没有男系的生育传代,何以有嫡长子的继世;没有嫡长子的继世,何以有贵族宗法制的确立;没有贵族宗法制的确立,何以有西周诸政治制度的建构和西周社会的稳定发展。孔子说归妹是天地之大义,是建立在他对《周易》和殷周历史有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的,绝非故作夸张之辞。
更新于:2个月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