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之外她活成了另一种传奇
舞台上的灯光璀璨夺目,照耀着一位位风华绝代的演员,他们用精湛的演技演绎着人生百态,为观众带来欢笑和泪水,当帷幕落下,灯光熄灭,褪去角色的光环,他们回归到生活中,也同样经历着人生的风风雨雨,有些人选择在鲜花和掌声中度过一生,而有些人,则在舞台之外,活出了另一种传奇,王晓棠,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她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充满了传奇色彩
###埖盛开的艺术之花
1934年的开封,古城墙见证了一朵艺术之花的悄然绽放,王晓棠,这个名字注定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战火纷飞的年代,平静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年幼的王晓棠跟随父母踏上了逃难之路,从北到南,颠沛流离,重庆、南京、杭州,每座城市都留下了他们匆匆的脚步,也留下了小晓棠对和平的渴望,对艺术的热爱
在动荡的岁月中,艺术成了王晓棠心灵的慰藉,每当听到那些婉转动听的戏曲,看到舞台上演员们生动的表演,她都会沉浸其中,忘记一切烦恼,她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表演去感染观众
1948年,一家人终于在杭州安定下来,王晓棠也终于有机会重返校园,在浙江省立中专学习,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她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开始自学京剧,美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再加上对艺术的执着,王晓棠很快便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银幕上的百变精灵
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来,中华大地一片欢腾,百废待兴的国家,也迎来了文艺事业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文艺工作者注入了强大的动力,1952年,王晓棠参军入伍,成为***总政文工团京剧团的一员,部队的锻炼,磨练了她的意志,也让她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55年,21岁的王晓棠参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神秘的旅伴》,青春靓丽的形象,自然流畅的表演,让她在银幕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影片上映后,王晓棠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她也成为了那个年代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成名后的王晓棠并没有迷失自我,她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刻苦钻研演技,她会在片场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认真记录下导演的指导和前辈的经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请教,对她来说,观众的认可,才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命运的无情捉弄
事业上的顺风顺水,并没有让王晓棠的生活一帆风顺,1955年,王晓棠与京剧团同僚言小朋喜结连理,婚后,两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共同孕育了爱情的结晶——儿子言群,命运似乎总爱和王晓棠开玩笑,幸福的生活,在1969年按下了暂停键
那一年,王晓棠和丈夫都被下放到北京郊区的林场劳动,夫妻二人虽然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苦闷,但依然咬牙坚持着,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怀揣着希望,相信总有一天能够重返舞台,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将他们打入了无底深渊
由于夫妻二人都在林场劳动,年仅17岁的儿子言群只能寄宿在亲戚家,祸不单行,言群不幸患上了肝炎,病情危急,当王晓棠夫妻二人焦急地赶回城里,四处奔波为儿子求医问药时,却得到了儿子已经去世的噩耗
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此,儿子的离去,成为了王晓棠心中永远的痛,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是丈夫言小朋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力量和支持,帮助她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1992年,言小朋因病去世,留下王晓棠独自一人,面对这孤寂的世界
###艺术是永恒的慰藉
接连失去至亲的打击,让王晓棠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坚强的她并没有被击垮,她选择将悲伤化作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事业中,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对亲人的思念
1992年8月,王晓棠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她深知,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精神力量,她积极推动电影改革,鼓励创作更多反映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她带领团队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九旬光影传奇人生
如今,王晓棠已经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了,回顾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动荡不安,也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后的激情岁月;她体验过事业成功的喜悦,也承受过失去亲人的悲痛,但她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位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2015年,王晓棠获得了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奖,这是对她几十年来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最高肯定,即使已经退休多年,但她依然心系中国电影,关心着中国电影的未来
王晓棠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她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对王晓棠的了解和感受,或者谈谈您对中国老一辈艺术家的看法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