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间之人皆贪慕功名利禄,虽说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可这是一种常态,人人皆是如此不必介怀,但若是太过于执着,太执迷不悟,那样就活得太累了。
尤其是在五十岁的年纪,这个年纪当知天命,不要对一些得不到的事物再那么执着,此时应该明悟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这个年纪应该谨记2个字:舍得。
何为舍得?星云大师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舍,于人是慈悲,于己得精进,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
也就是说,在这个知天命的年纪,要拿得起放得下,上天不会把所有的馅饼都给你自己,你若想得到什么,就必须舍弃什么,这样你才会活得潇洒自如,正所谓“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
金庸
在上世纪60年代时,梁羽生的作品影响极大,许多都被改变成了影视作品,梁羽生一时风光无限,隐隐有压金庸一头的感觉。
正当两家粉丝争论谁才是“武侠小说第一人”时,梁羽生却主动让了一步,他说道:“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写武侠写得更好的人。”
在后来,二人参加武侠小说讨论会时,有人对梁羽生推崇备至,直呼他为宗师,他依旧笑道:“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金庸先生……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当之无愧的。”
梁羽生
金庸连连推辞说不敢当,从那之后这二人冰释前嫌。
很多人说这个故事,就如同战国时期的《将相和》,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金庸先生不是廉颇,梁羽生先生也不是蔺相如,与其把他们称为廉蔺,不如把将他们称为诸葛亮与周瑜。
梁羽生舍弃了虚名,换来的是一份真正的友谊,以及他人对其大度的称赞。
舍得,舍得,你不去舍,又怎么会得到呢?
如果喜欢星云大师《舍得》高清复制装饰画,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