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有关哈萨克族谚语 哈萨克族古尔邦节

民族文化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谚语,这都是文化的象征,人们经过漫长的经历总结而得出来的。言语就是要告诫后人,是文化的传承。那么,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族文化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谚语呢?同时这些言语代表的寓意又是什么呢?

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

别人给的饭能饱一天,自己劳动得来的能饱一年。

力气只能摔倒一个莽汉,告智慧才能打倒一百能人。

灯光只能照亮毡房,智慧才能照亮世界。

财富的钥匙在天上,有志者才能够取上。

头脑是智慧的口袋,智慧是人的光芒。

团结是冬天的太阳,纪律是宽阔的大道。

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

只要人心齐,冰山也能燃着。

宽阔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

劳动的手能够把石头变成金子,不劳动能把金子变成石头。

再长的路总有终点,再长的夜总有尽头。

不论知识藏在那里,好学的人都能找到。

责备是亲人最宝贵的礼物,奉承是灾难的来的近邻。

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是勇士最亲密的战友。

坚强不屈是英雄的品质,贪生怕死是懦夫的本性。

辛勤寻求智慧的人,永远不向困难低头。

哈萨克族古尔邦节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在古尔邦节里,哈萨克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哈萨克族人家宰羊、宰牛,用以待客或馈赠。

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

古尔邦节“宰牲”的肉不能自家人独享,要分成三份,分别用来自家人享用,分送给亲友和救济穷人。分送“宰牲”的肉时,一般是送剔骨肉,“宰牲”的血液、骨头等要留下深埋掉。哈萨克族在古尔邦节煮肉时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煮熟盛在盘子里,客人来后,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削成小块或小片请客人吃,吃完肉以后,主人要请客人喝一大碗肉汤。

节日里,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在节日的白天,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晚上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

哈萨克族葬礼风俗

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

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哈萨克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

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加纳扎”仪式结束之后,即举行出殡仪式。坟地远的用骆驼驮,并用毯子覆盖灵柩。

伊斯兰麻扎,也就是汉族所说的墓地,伊斯兰哈萨克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丧葬礼仪基本按照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哈萨克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要立即报丧通知所有的亲属。并将死者的脸朝西安放,用白布绑好下颌,防止张嘴,并用白布盖住脸,四周要用围帐围住。

同时要在死者头前方和脚下方,各点一盏灯,彻夜不灭,由亲属守灵。尸体一般在3天之内必须安葬。人去世后,要在毡房门前竖一根长杆,上面要挂布,对死者表示哀悼。一般年轻的去世了挂红布;中年的挂一半红一半白的布;老年人挂白布。从挂布的颜色便知道死者的年龄。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