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姓名会伴随他的一生,所以名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关键的。名字是父母起的,但是姓氏是祖宗传下来的,也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姓氏是我们的血脉身份的一种标志,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拥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姓氏。下面我们就要一起来看看锡伯族文化中的起名习惯和姓氏。
明末(后金)时期,即1583年努尔哈赤开始统一东北女真各部族后,陆续出现有关锡伯族姓氏的记载。驻在建州、海西、东海的锡伯族人首先归顺了努尔哈赤,他们的姓名开始出现在史书中。
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域也陆续出现,如浑春河支流锡伯河(即锡伯窝集)、绥芬河、纳木都鲁、雅兰、锡林、尼玛察、瑚叶等地。在这里的锡伯族姓氏,主要有瓜尔佳、舒穆录、马佳、赫舍里、伊尔根觉罗、富察、宁古塔、葛济勒、温都尔、兀扎喇、巴雅拉、章佳、虎尔哈(瑚尔喀)、托霍洛、杨佳、崇吉喇、颜扎、瑚西哈里、和和齐、纳喇、完颜、图色里、佟佳等23个。
1692年康熙从科尔沁赎出锡伯、达呼尔、卦尔察等部。在《八旗满洲氏族通通谱》(以下简称《通谱》--编者)中记载从科尔沁部赎出的人里,共有75个姓,293(户)人。
其中,锡伯族姓氏有:瓜尔佳105户,舒穆录6户,马佳1户,赫舍里1户,佟佳5户,纳喇5户,富察57户,完颜1户,吴雅6户,颜扎8户,宁古塔1户,扎思瑚里1户,瑚西哈里1户,伊拉里氏1户,虎尔哈(瑚尔喀)2户,温都尔4户,郭尔佳2户,杨佳3户,果尔吉氏6户,颜济里(杨吉礼)1户,赫叶勤1户,钮图氏(又写宁武图)1户,墨瑚里(又写莫图里)1户,哈思呼里1户,共24个。
东海席北(锡伯)部与科尔沁属下锡伯部因驻地不同以及归服的时间不同,两地(两部分)姓氏也不完全一样。
两地共同的姓氏:瓜尔佳、舒穆录、马佳、赫舍里、佟佳、纳喇、富察、完颜、颜扎、宁古塔、瑚西哈里、虎尔哈、温都、杨佳等14个。
在科尔沁锡伯族中没有,而在东海席北中有的姓氏:伊尔根觉罗、葛济勒、兀扎喇(吴扎拉)、巴雅拉、章佳、托霍洛、崇吉喇(春吉拉)、和和齐、图色里等9个。
在东海锡伯族中没有,而在科尔沁锡伯族中有的姓氏:吴雅、扎思瑚里、伊拉里、郭尔佳、果儿吉氏、颜济里(杨吉礼)、赫叶勒氏、钮图氏(宁武图)、墨瑚里(即莫图里)、哈里呼里共10个。
极具特色的锡伯族刺绣文化
无处不在刺绣是锡伯族人民普及广泛的传统手工技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作品里。刺绣的图案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飞禽走兽等。其中,蝴蝶和菊花已成为锡伯族的吉祥物,象征着自由、宁静、和平、美丽,也给予锡伯族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锡伯族妇女刺绣的作品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等,也包括桌布、挂饰和香包等一些小物品。
传统与现代最近,我走访了爱新舍里镇和纳达齐牛录乡,观看到锡伯族妇女刺绣的过程。爱新舍里镇有一个由镇妇联组织的刺绣坊,由身有残疾的民间刺绣艺人佟雪兰负责。这里的刺绣全部用手工制作,制作过程非常缓慢。她们主要以制作锡伯族传统服装为主,也兼作其他一些生活用品,这些妇女大多是利用农闲期间进行刺绣。在纳达齐牛录乡,我们走进一间刺绣坊,这是在该乡政府扶持下成立的又一个民间刺绣协会。
这里除了传统的手工刺绣以外,还有机绣。负责人杨秀玉女士说,这里的手工刺绣产品较少,一般都是采用机绣。机绣要比手工刺绣速度快,她们除了制作一些手提包、装饰画、香包等小物品以外,也有客户来这里订做服饰等。由于这里的刺绣作品大部分都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所以吸引了许多外地来的游客,和一些商家前来购买或者订货。
今年,乡政府还专门买来苏绣的样品,组织民间刺绣艺人进行学习,准备扩大刺绣作坊的规模。
老人的画册就在我即将离开纳达齐牛录乡时,遇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老人听说我是来寻访锡伯族传统手工刺绣的,把我们请进了自己的家。走进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老人向我们展示了六七本线装绘画书。这些线装的画册内保留着老人年轻时绘制的锡伯族刺绣图案,每一幅都清晰明朗,线条自然流畅,画中的花、蝴蝶、鸟等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在老人保留的物品中,还有一双她16岁结婚时穿过的绣花鞋。如今,鞋面上的丝线和针脚还清晰可见。
老人一边给我们观赏这些保留已久的物品,一边十分惋惜地诉说着内心的失落。她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把自己掌握的刺绣技术传承下去,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多做些工作,挖掘民间艺术,鼓励刺绣业的发展。尽管现在由于她年老多病,已经没有人来讨教刺绣技术,但她还是盼着自己保留的这些作品,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收藏起来。
传承重任据悉,为保护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察布尔县政府已开展大量工作,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拨专项保护经费、成立西迁协会、设立文化保护区和重建文化遗址等。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锡伯族刺绣文化需要传承,各民族兄弟姐妹都应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在与时俱进的今天,首先应从改变观念做起。保护民族的刺绣文化,应对现有的遗产进行深层次了解,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保护。还应加大对下一代的教育,提高青年人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努力宏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事业,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后代所景仰,为子孙造福。
更新于:4个月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