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文化内容多样,例如它的体育项目就有很多,可谓是丰富多彩,其中叼羊项目更是精彩绝伦,一场比赛下来令人流连忘返,拍手叫好。过山车惊险刺激,叼羊绝不亚于它,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下来,收获的不止是喜悦,还有勇敢。
让我们一起看看塔吉克族的叼羊比赛。
牦牛叼羊是一项特殊的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场地大小没有具体规定,但要求在一块平坦的草地上举行。在草场东西方向,相距100米的位置上,分别挖两个直径60多厘米,深50多厘米的坑,选手要把所叼的山羊扔进自己的坑里,就算获胜,双方各有15名选手参赛。比赛共计四轮,每场约耗时20分钟。
叼羊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民间体育运动,一般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在草原上,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牧民们,常常要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作顽强地搏斗,保护自己的牛羊群。当遇到羊群失散时,他们纵马把百十斤重的羊,俯身提上马背,驮回羊群。久而久之,这种别具一格的叼羊技艺在生产发展中演变为精彩绝伦的叼羊大赛。
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既是力量的较量,又是智慧的竞赛,既比勇敢,又赛骑术。优秀的叼羊手是受尊敬的,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所以说,叼羊不仅是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而且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叼羊比赛,一般都在节日期间举行。当天,广大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指定地点,习惯而自觉地站成一个大圈,进行围观。
叼羊一般用的是山羊,两岁左右,割去头、蹄、紧扎食道,有的还放在水中浸泡或往羊肚里灌水。这样比较坚韧,不易扯烂。参加叼羊的人每队都有冲群叼夺、掩护驮遁和追赶阻挡等分工,而且讲究战略战术。它既需个人娴熟的技巧,又要集体的密切配合。叼羊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
叼羊的形式是很多的,主要的有这样三种:一种是两人叼,一人抓住羊的一端,拚命争夺,谁夺到羊,谁就为胜。二是分组叼,在旧社会里一个部落为一组,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争夺,获胜者为部落的光荣。三是集体叼,一只羊被主持者扔在地上,谁叼到手不被别人抢去,而且又把这只羊能扔到某一家的毡厉,谁就是胜利者。
草原叼羊,胜负难料。某个队即使一时夺得山羊,但失羊队往往会立即组织人马,卷土重来。骑手们像汹涌的潮水一样,一会儿涌向这里,一会儿卷向他处。一场叼羊比赛,有时要持续几个小时,十分紧张、激烈、刺激、精彩的场面更迭变幻。
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民居
早在先秦时代,塔吉克族先民就成为帕米尔高原的主人了。塔吉克族的村庄坐落在高山雪水冲刷而成的草原地带,独门独院,土夯院墙,周围栽种柳树、杨树和杏树。每院由门厅、正房、客房、库房组成。正房的室内装饰考究,是一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牲畜圈棚紧靠正房,房屋墙底部用石块砌成,上面的部分用土坯砌就。屋顶由主梁、副梁和椽子构成,椽子上铺苇席和灌木枝,再镘上房顶泥。
塔吉克族人的正房都是正方形平顶屋,房顶四边略低于中间以利流水,也作晒台。门很小,朝东或朝南,以避西北风,进门处设一堵矮墙,墙后为放靴的地方。过土墙,进正厅,三面相连的土炕,一面为灶台。炕是靠墙砌成的实心长方土台,上铺毡子、羊皮或粗毛毯,土台边镶木边,像北方的炕沿。
灶台一米多高,在中炕和左炕的上方,既可做饭又可取暖。灶堂深而大,主要是保证高原缺氧地区在炊事时有充足的氧气。灶台两边用两截土墙将房屋隔开,灶台后面的部分放置各种炊具,也是妇女做饭的空间。屋内四壁无窗,只在灶台上方的屋顶建有一米见方的大天窗,可采光和通风。有的天窗高出房顶半米之多,镶玻璃,精雕细刻,彩绘鲜艳。
塔吉克族人在正房起居,一般家长睡左炕,白天把被褥叠起来放在墙边即可接待客人。子女睡在中炕和右炕,人口少的,中炕放生活用品。用餐时,全家人盘腿围坐在炕上,别有情趣。
墙壁多用石块、草皮砌成,厚而结实。顶部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靠近墙角。顶部中央开天窗,通风透光。在院墙以内最大的住屋称为“赛然伊”,另有牲畜棚圈和厨房,有的还有客房和库房。
由于高原多风雪,室内虽比较宽敞,但较低矮,四周筑土炕,长辈、客人和晚辈分侧而居,土炕上铺毛毡以供坐卧。炉灶在大门对侧,灶后另有小间储藏室,存放油、肉、干果和粮食。牧民夏季上山放牧,多住毡房,或在牧场筑土屋。
草皮房是石头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北侧的古城遗址)脚下的金草滩牧场的定居房,也是平顶的住房,房屋较矮,以避高原风雪。墙基用石块,墙身用草皮堆垛,外墙不抹泥,厚实保暖。草皮就是挖草场上连草带土的土块,像不规则的土坯。屋顶用树枝搭起,室内立木柱或隔墙支撑,中央开天窗,采光通气。屋顶抹上拌有麦秸的泥土,四周略低,以利流水,秋天可当晒台。
更新于:24天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