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沉浸其中的仫佬族民歌 仫佬族的民俗戏曲

传统节日

每一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反映了民族的特色文化或者习俗,在民族中以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歌曲,这些歌曲从文化角度来说都十分具有历史意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仫佬族文化,看看他们的特色民歌吧。

仫佬的民歌具有多姿多彩的特点,仫佬人日常讲话用本民族的“仫佬语”;但唱歌却用汉语小方言“七拐语”。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暂时没有本民族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的民歌,按形式可分为三种:一种叫“随口答”,多是对唱式的“山歌”。由歌手即兴编唱,无固定内容,以情歌居多。第二种叫“口风”,为讽刺歌,歌词较文雅、语气较温和的称“正口风”,反之则称“烂口风”。“烂口风”多在比才斗智、抨击坏人坏事时唱,尖锐泼辣,格式不拘。也是由歌手随编随唱,没有固定的歌词。

第三种叫“古条”,是一种传统叙事长歌,内容多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如《木洛大王》、《伏羲兄妹》、《梁山伯与祝英台》、《吕蒙正》、《八寨赵金龙》、《梁大造反》、《唱罗城》、《孟姜女》、《刘三姐》等。有基本固定的歌词,短的数十行,长的数百行。

仫佬族民歌的结构形式,有四句、五句、六句直至几十句一首的,句式又有三字句、六字句、十一字句、六字头七字尾等,变化较多,一般都必须押韵。

仫佬族的民俗戏曲

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彩调是流行于广西北部桂林、柳州、宜州、河池一带的汉语地方戏曲。彩调内容有农事问答、有青年谈情,也有吉祥祝福,还有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即兴演唱,深受仫佬人家欢迎。

约在1880年前后,仫佬人聚居的罗城等地已经有彩调了。仫佬山寨有不少业余彩调班子,四把乡大梧村在1940年前后就有两个小班子,过去吉门修建一个彩调石头舞台,迄今仍保存着。每年春节期间,为仫佬山乡演出彩调的高潮时期,罗城着名仫佬族彩调艺人吴吉扬创作《半夜拜菩萨》深受人民喜爱。

1923年罗城县四把街吴金利从柳州学戏回乡,组织彩调班。同时桂林彩调艺人也来罗城东门乡授艺,成立彩调班,从此,仫佬族村寨纷纷组织业余彩调团,农闲时排练,节日时合伙演出。其中四把乡大吴村吴吉扬1940年参加本村彩调班,自编自导自深剧目如《初一拜菩萨》、《娘害我》等,颇受群众喜爱。从1950—1958年四把乡先后成立六个业余剧团,两个俱乐部。在两乡推动下,全县成立业余剧团50多个,农民业余演员上千人。

80年代,仫佬族剧作家赖锐民和彩调艺术家江波合作《潘曼水传》。这是一部仫佬族口头文学中机智人物潘曼的故事,是与彩调艺术、仫佬族民间音乐舞蹈、仫佬族民俗风情相结合的仫佬族风情歌舞剧,由罗城仫族自治县文艺队演出。

酷嗜酸辣饮食习俗的仫佬族

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仫佬族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红薯、芋头等杂粮为辅助粮食。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十分艰苦。一般家庭白天均食稀饭,晚上才吃上干饭,有的家庭连晚上也吃不上干饭。仫佬人常以稀饭当饭,酸辣当菜,久而久之,习以为常。

现在生活已大大改善了,但这种传统习惯仍未改变。一般家庭都是早粥夜饭,早餐、午餐多以酸辣佐食,晚餐才煮菜。尤其是夏秋季节,农事繁忙,气候炎热,更是如此。因此,家家有酸坛,少则几个,多则十数个;家家有辣椒钵,酸辣食品每餐必备。即便逢年过节,鸡鸭鱼肉摆满桌子,也少不了一钵酸辣食品。

仫佬人的酸坛,分水坛与干坛两种,水坛腌的多是时鲜瓜菜,也有把时鲜瓜菜晒干留存下来,待到瓜菜淡季放入水酸坛腌制的。腌制方法较简单,只需将腌料洗净切好,加盐拌匀,投入坛里,两三天后即可食用,但不耐久存。干坛腌菜手续较复杂,首先把腌料洗净切碎成半干,后用食盐搓匀,再拌上糖、酒或甜酒、辣椒粉等调料,然后入坛压紧,密封坛口,一两月后即可食用,可保存一两年而不变质。干腌的酸品,酸、甜、咸、辣、香五味俱备,脆嫩爽口,别具风味,仫佬人视为酸中珍品,宴请宾朋,常掏出一些让客人品尝,不但毫无怠慢之意,反而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仫佬人腌制的酸品,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蒜头、蒜芎、蒜苗、薤头、薤苗、豆角、刀豆、萝卜、黄瓜、青椒、莴笋、青菜椒、莲藕、泡菜、芋蒙、嫩姜等等。但从来不腌肉类,而且切忌荤腥油脂沾着酸坛。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