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柯尔克孜族婚俗文化 柯尔克孜族特有的语言文字

传统节日

结婚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所以在我国古代传统礼仪中对婚嫁礼仪十分重视。我国由于地方风俗的不同,所以各地存在许多不同的婚俗。那么在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中有着什么样的婚俗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柯尔克孜族文化看看他们的婚嫁习俗吧。

柯尔克孜族一般实行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直系亲属五至七代内禁止通婚。解放前柯尔克孜族盛行封建买卖婚姻,从订婚到结婚,男方要送给女方一定数量的牲畜作为聘礼。寡妇不能自由改嫁,哥哥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也可以由婆家作主嫁给他人,但要索回聘礼。柯尔克孜人很重视婚礼,仪式隆重也比较繁琐。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十分隆重,分订婚和结婚两个步骤。在订婚时,男方用一匹马驮着礼物前往女家,马头上要扎一块洁白的棉花,以示订婚。女方父母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有的地区马头上的棉花由女方来扎,或向男方客人身上撒些而粉,表示同意亲事,预祝顺利。

结婚一般要举行三天,日期多选择在月底,仪式主要在女家进行。第一天,新郎在父母、亲友陪同下,带着礼品前往新娘家。礼品包括刚宰杀的两只羊,一只作整羊煮熟;一只把五脏掏出,不剥皮烤熟,还要带上数十头小牲畜。临近新娘家时,举行“叼羊”游戏,并借此机会将那预先宰好的羊扔到新娘家门前。

随后才被新娘家的女眷们热情迎入。婚礼仪式开始前,女方的亲友群起将新郎新娘双双绑在门口,这时,新郎的父兄要向这些亲友赠送礼物,请求“释放”。婚礼正式开始,由男方的一位长者用木棒将毡房天窗挑开,从天窗向外撒糖果、点心等,客人纷纷争抢,以分享幸福。

接着,新娘的母亲要唱“送嫁歌”,还要举行“赛得河”,即让新婚夫妇背对背坐下,每人头上蒙一口袋。众人用一只羊蹄轮流在他们头上轻打一下,然后拉起来共同跳舞。之后,由阿訇主持典礼,念“尼卡罕”(结婚证词),给双方分吃蘸盐水的馕,象征夫妻白头偕头,永不分离。

第二天,双方家长要举办传统的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以示祝贺。晚上,新娘来到嫂子家与新郎见面,这时的毡房外挤满了宾客,人们奏起传统的民间乐器“库姆孜”,跳起会面舞,唱起一曲曲喜庆的歌,直到深夜,当讨得礼物,放新郎进入洞房后,才尽兴离去。

第三天,新娘带着丰厚的嫁妆,随新郎回婆家,沿路每过一个牧村,都要受到热情款待和祝福。回到新郎家的数日内,一对新人还会不断得到亲友的邀请,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使他们处在长时间的新婚蜜月之中。

柯尔克孜族特有的语言文字

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柯尔克孜族吧!

柯尔克孜语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有皆盖、特斯开两种方言。词汇的多源性是柯尔克孜语的一个特点。皆盖方言是柯尔克孜族现代书面标准语和文学语言的基础。皆盖方言因受哈萨克语影响,畜牧业词汇较丰富,有较多的哈萨克语借词及柯尔克孜语与哈萨克语结合而成的词汇和土语。特斯开方言则因受维吾尔语影响,农业词汇较丰富,有较多的维吾尔语借词及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结合而成的词汇和土语。但这两种方言只是在某些语音、词汇和土语上有所差别。

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柯尔克孜族大都使用本民族语言。居住在阿克陶县与维吾尔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伊犁地区特克斯县一带与哈萨克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则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萨克语。塔城地区额敏县与哈萨克族、蒙古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萨克语、蒙古语。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居民除保留了古代柯尔克孜语的许多特点外,由于与蒙古族、汉族长期杂居,因此也通用或兼用蒙古语、汉语。

***成立后,伴随着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生活在城镇、厂矿的柯尔克孜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大都兼通汉语汉文。

古柯尔克孜文,即用如尼字母拼写的叶尼塞文今已失传。这种在公元前2世纪由古柯尔克孜人创用的象形文字“鄂尔浑——叶尼塞文”,或称如尼文,至公元5世纪已渐臻成熟。出土于叶尼塞河流域的中国唐朝时期的《阙特勒碑》就是用如尼文和汉文镌刻而成的。13世纪以后,随着柯尔克孜族逐渐迁居天山和帕米尔高原并改信伊斯兰教,“察合台语文”在柯尔克孜族中得到广泛使用。***成立前,南疆的柯尔克孜族居民通用维吾尔文,北疆的柯尔克孜族通用哈萨克文,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居民或使用汉文,或使用蒙古文。

***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柯尔克孜族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字,相继使用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及拉丁字母拼写的柯尔克孜文。当前使用的是以察合台文为基础并经改革的新柯尔克孜文。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