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舞蹈特点都有哪些 柯尔克孜族特有的语言文字

传统节日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过少数民族给我们的感觉是更有凝聚力的,他们有很多他说的文化。他们能歌善舞,他们做什么事都会在一起。柯尔克孜族以创造民间英雄史诗《玛纳斯》而闻名世界。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走进柯尔克孜族文化看看吧。

柯尔克孜族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舞多种。史诗《玛纳斯》中就有不少关于古柯尔克孜人举行大型音乐舞蹈活动的记载。这些活动有歌有舞,有说有唱。在阿图什的阿湖乡,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先后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集体舞《美丽的仙女》和四人舞《萨尔达力孜》。

柯尔克孜族的舞蹈大都属民间舞蹈,这就决定了它更接近生活和大自然。其动作热情奔放,舞姿优美,风趣滑稽,具有浓郁的草原乡土气息。两个舞蹈从一个侧面不同程度地展现了柯尔克孜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好感受。

柯尔克孜族把舞蹈称为“比依”,主要是反映柯尔克孜族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特点。柯尔克孜族舞蹈按参加的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男女对舞和男女合舞等,舞步比较复杂且变化多样,基本步伐以跳跃为主,另外还有碎步、蹉步、移步、跺步、转身、拉手、翻滚、上蹲、曲膝、两臂上举、手掌抖动等。

柯尔克孜舞节奏快,热情奔放、情感细腻、舞姿优美、风趣滑稽,具有浓厚的草原乡土气息。

柯尔克孜族舞蹈大多属于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如《劳动舞》、《挤奶舞》、《纺线舞》、《擀毡舞》、《缝花毡舞》等就表现了柯尔克孜人劳动的场面。另外还有反映勇士生活的《剑器舞》,反映习俗的《加尔阔鲁秀舞》、《加尔加尔舞》等。这些都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舞蹈。

柯尔克孜族特有的语言文字

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柯尔克孜族吧!

柯尔克孜语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有皆盖、特斯开两种方言。词汇的多源性是柯尔克孜语的一个特点。皆盖方言是柯尔克孜族现代书面标准语和文学语言的基础。皆盖方言因受哈萨克语影响,畜牧业词汇较丰富,有较多的哈萨克语借词及柯尔克孜语与哈萨克语结合而成的词汇和土语。特斯开方言则因受维吾尔语影响,农业词汇较丰富,有较多的维吾尔语借词及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结合而成的词汇和土语。但这两种方言只是在某些语音、词汇和土语上有所差别。

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柯尔克孜族大都使用本民族语言。居住在阿克陶县与维吾尔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伊犁地区特克斯县一带与哈萨克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则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萨克语。塔城地区额敏县与哈萨克族、蒙古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萨克语、蒙古语。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居民除保留了古代柯尔克孜语的许多特点外,由于与蒙古族、汉族长期杂居,因此也通用或兼用蒙古语、汉语。

***成立后,伴随着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生活在城镇、厂矿的柯尔克孜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大都兼通汉语汉文。

古柯尔克孜文,即用如尼字母拼写的叶尼塞文今已失传。这种在公元前2世纪由古柯尔克孜人创用的象形文字“鄂尔浑——叶尼塞文”,或称如尼文,至公元5世纪已渐臻成熟。出土于叶尼塞河流域的中国唐朝时期的《阙特勒碑》就是用如尼文和汉文镌刻而成的。13世纪以后,随着柯尔克孜族逐渐迁居天山和帕米尔高原并改信伊斯兰教,“察合台语文”在柯尔克孜族中得到广泛使用。***成立前,南疆的柯尔克孜族居民通用维吾尔文,北疆的柯尔克孜族通用哈萨克文,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居民或使用汉文,或使用蒙古文。

***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柯尔克孜族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字,相继使用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及拉丁字母拼写的柯尔克孜文。当前使用的是以察合台文为基础并经改革的新柯尔克孜文。

柯尔克孜族的待客饮食

“纳仁”是柯尔克孜族招待客人最上等的食品。先宰羊煮肉,肉熟后用小刀切成肉丝,之后将细面条与之搅拌,并放入适量的洋葱、胡椒粉和盐,即可食用。在严寒的冬天,纳仁的主要用料是索古姆(熏肉)。在晚秋季节,制作索古姆,还有将肥肉和碎肉塞进马的肠子和肚子,放入调味佐料,做成喀孜(熏马肠)、喀尔塔(香肠)。

柯尔克孜人进食时,面前铺一块餐布,不论多少人皆围在餐布周围,盘腿而坐,共同进餐。人们说柯尔克孜人的毡房有多大,餐布就有多大,以形容其食品之丰盛和待客之热情。

柯尔克孜族不仅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很讲究礼仪的民族,他们给尊贵的客人吃烤全羊。柯尔克孜人有极为讲究的饮食方法与礼仪。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柯尔克孜人聚居的克亚孜部落,有位叫阔里巧克的老人,他在部落里大力提倡对远方的来客、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要讲究文明礼貌,待人要诚心诚意。所以克亚孜部落的居民,在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上都很有礼貌。远近部落的人,都称这个地方为“礼仪之乡”,尊阔里巧克老人为最贤明的“比”(即首领)。

在离克亚孜部落不远的地方,有个汗国的汗王,他对这个小小的部落居然有如此大的好名声,一个小小的部落头人有如此高的威望,很不服气。

按照汗王的吩咐,阔里巧克比被请进了汗宫。仆人为阔里巧克比安排了住处,每天三顿茶水招待,就是不端食物。阔里巧克比出于礼貌,虽然饥肠辘辘,也不便张口,他要看看这个汗王究竟耍的什么花招。

一直等到第四天,当阔里巧克比挣扎着做完祈祷后,只见仆人用三尺长二尺宽的大木盘,端来了一只香气四溢的炖全羊送到他面前就出去了。阔里巧克比首先洗了手,并做了感谢主人厚意的祝愿后,拿出随身带的小刀,慢慢割下羊头,吃了半边,双手摆在对面的盘边上。他接着拿起前腿吃了几口,又双手把前腿摆在对面的盘内,然后割了一块羊尾油,又割了两片肝子,把羊尾巴油夹在中间吃了下去。这时阔里巧克比才拿起羊的其他部分的肉大嚼大吃起来。等到阔里巧克比吃完肉净手后,事先安排窥视他吃肉的仆人,把吃肉经过详细地禀报给汗王。

阔里巧克比虽然饿了四天,还没有失去做客人的风度,使汗王很佩服。但他不理解为什么阔里巧克要先吃羊头而又不吃完,吃前腿也剩下一半,吃羊肝夹羊尾油。汗王百思不得其解,他召来群臣也无法解开这个谜。汗王决定亲自去问问阔里巧克。他走进帐篷,向阔里巧克问安并坐在他对面。

更新于:25天前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