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景颇族婚俗 独具特色的南京语言文化

民族文化

世居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有很多,景颇族就是其中一个,在这里男女之间表达情意有着特别的方式,他们以树叶传情,不同的树叶,代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浪漫又特别。景颇族的人从恋爱到订婚再到结婚都有着特别的习俗,从中你可以了解一些景颇族文化。

景颇山下聚集着一群景颇族男女青年,朦胧的月光中,他们或吹箫或唱歌,情绵意笃。这种热闹场面,当地人叫“串姑娘”(一种求爱方式)。

其实,“串姑娘”是景颇族青年一种极好的自由恋爱方式。青年人到了一定年龄,利用假节日,走亲访友,劳动社交场合,都可以沟通心灵,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串姑娘”到一定阶段,男方便请“勒脚”(男方媒人)到女方家提亲,一旦女家同意这门亲事,双方便选定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景颇族婚礼,有的在下午举行。枪鸣三声,迎亲的队伍回来了。走在队伍前面的(勒脚)肩扛一只红木箱,另一个是“长统”(女方媒人)用背篓背着新被褥,中间是伴娘们簇拥着新娘。新娘上身穿无领黑色斜襟短衣,浮面套着银泡闪亮的大披肩。下围红底绣花筒裙,脚穿皮鞋,羞羞答答,不言不语,来到了一道路障前。

原来景颇族举行婚礼,有个传统习俗。新娘在将到新郎家的路上,要越三道路障。事先,由村子里的孩子们拾来树枝、竹条、旧篱笆等,设置障碍,并分工把守。第一道路障,由一群女孩子把守。这时迎亲队伍中的“长统”走出来,郑重其事地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给小姑娘喝,并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钱,但姑娘们仍不满足,一个劲地喊:“不准新娘过!”正当“纠缠不休”时,伴娘们簇拥着新娘从另一头越过了路障。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阻拦。第三道路障是一些三四岁的娃娃。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有一点,都是对新娘的一种良好祝愿。

有的地方,新娘将要进入新郎家时,新郎家大门口要栽上香蕉树,意味子孙后代昌盛。同时还要栽上甘蕉。意味着新生活节节甜。在喧闹声中,新郎拉着新娘的手,通过香蕉和甘蔗林、喜字桥进入洞房。

独具特色的南京语言文化

南京话,又称南京官话,南京官话特指曾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以南京语音为标准的国音。现代南京话主要通行于南京市主城六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句容市的全境,溧水区的北部,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马鞍山大部分和芜湖市小部分,使用人数约1600万人。

南京话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是官方标准语,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并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加之六朝以来汉人文化上的优越意识,清代中叶之前历朝的中国官方标准语均以南京官话为标准。

南京地区在六朝以前通行吴地方言,东晋南北朝时中原人口大批南迁,北方士族带来的洛阳读书音受本地语音影响形成士族的金陵音,后成为中古汉语音系的代表音之一,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南京话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而南京官话则通行于整个明朝。

其影响远及日本,即日文汉字读音的“吴音”。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当时传教士麦嘉湖称官话以“南京腔为各腔主脑”,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挫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独具特色的畲族饮食文化

畲族乌米饭唐朝以来是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

二十世纪末经宁德市畲族乌米饭加工坊开发,现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设宴的佳肴,分别有红鲟乌米饭、竹桶乌米饭、太极乌米饭、荷叶乌米饭、菠萝乌米饭、草包乌米饭、乌米卷、八宝乌米饭(甜、咸)等品种。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畲族都过“乌米饭”,阖家共餐,办歌会山歌盘答,通宵达旦,沉醉在一片欢乐、纯朴的乡情之中。乌饭是畲民从山地里采来的野生乌稔树的嫩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的饭。

畲族乌饭得名副其实,吃起来连碗筷也被染粘成乌黑色。不过它的味道相当不错,吃一口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有情趣。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热炒,更是香软可口,堪称畲乡上等美食。

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

以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为畲军度过断粮关,并限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

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有人出了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

更新于:7天前
1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